第兩百三十章:妙到巔毫(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76 字 2024-03-22

凡是一門技術,到了高深的水平,那都是幾近“道”的。對於種田術,張正書沒有這種感覺。因為他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天天照顧那些莊稼蔬菜。但是廚藝就不一樣了,張正書親手完成了幾道菜之後,對火候和時間的感悟,已經到了一個極其高深的境界。

張正書的這種感悟體現在對柴火的掌控中,對甑鍋、對瓦鍋等廚具的掌控中。他都不用看,就能感知到這柴火燃燒到了什麼程度,鍋裡的菜的火候到了什麼程度。這是一種玄之又玄,隻能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張正書突然用麻布包裹著甑鍋,把清蒸鯉魚端了出來。然後再把已經熬製好的香油,淋在上麵。伴隨著“滋”的一聲,一股濃鬱的清香飄過,讓張正書都覺得食指大動了。

“徐娘子,幫我一下,把饅頭裝碟。”張正書吩咐了一句,忍住了下筷子的欲望,又去端出那瓦鍋裡的水煮牛肉了,然後傾倒在一個裝著羹湯的盆子裡。

那廚娘愣了一下,沒想到張正書會突然叫到自己,好一會才回過神來:“哦!”她之所以愣神,是因為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張正書的動作上麵了。伴隨著張正書起鍋的動作,一股撲鼻而來的,純粹是食材原本的清香飄來,讓廚娘一時間頭腦都短路了。“這清蒸鯉魚我也會,怎生小官人做得如此鮮香?”

那養娘也一時間呆住了,怔怔地看著張正書在表演。

好像神奇的魔法一樣,看似平平無奇的一道菜,在張正書的擺弄下,居然賣相也起來了。

“彆愣著了,快把菜端出去吧!”

張正書皺了皺眉,他已經很餓了。今日從汴梁城走到李家村,又再走回張家莊,還下廚做菜了。體力消耗不小,張正書恨不得立即開飯了,甚至還覺得今晚能吃多一碗飯。

“是,小官人……”

那養娘回過神來,臉色有點不正常的潮紅,連忙過去端起那盆水煮牛肉走出了廚房。

張正書把所有菜肴的時間都計算得剛剛好,清蒸鯉魚和水煮牛肉同時起鍋,是因為這兩道菜都講究起鍋就吃。如果不是趁熱吃的話,那麼口感會下降一個檔次的。黃河鯉魚是現殺的,而且是清蒸的,蒸熟了之後淋上熱油,熱氣騰騰地送上桌席。一筷子夾下去,那真的是嫩得不行,入口即化,味道絕對是人間至鮮美的食物了。水煮牛肉也是一樣,如果在湯裡再浸泡多一會,看似入味了,但其實肉質已經變老,再吃就感受不到那種嫩中帶韌,香中帶麻的感覺了。可以說,這兩道菜最最考量廚師的火候。

想想看,清蒸鯉魚和水煮牛肉,後世但凡學過一下廚藝的誰不會?可真個說做得頂好吃的,卻寥寥無幾。

因為這兩道菜,不僅考究挑選食材,更注重火候,注重細節。細節決定成敗,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頂級大廚,就是因為細節做到位了,然後一步步拉開差距的。如果不明白這一點,廚藝想要精進,那也是枉然。而張正書對細節的掌控,因為有“廚藝”技能傍身,已經妙到巔毫了。

至於那湯餅,早就被抄過水後晾起來了,張正書又把涼拌萵筍放進去,配上製好的調料,雖然香味已經被清蒸鯉魚和水煮牛肉所掩蓋住,但張正書卻知道,這一道涼麵也是極為不凡的。大道至簡,越是簡單的菜肴,就越考究功力。在後世看起來很普通的涼麵,在宋朝這時候也是極為新奇的。至於白灼生菜和茼蒿豆腐湯,都沒有火候的要求,也不用在乎次序,所以裝碟裝盤就能上桌了。

忙完了這幾道菜,張正書估摸了一下花去的時間,也就將近一個小時那樣子。這還是廚娘把米飯蒸熟的前提下,才花去了一個小時,不然時間還要增加。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