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在東華門外……”
姓林的中年人也有點看不明白了,張根富和張正書這兩父子居然在頂牛啊!
“那就好了……”張正書笑道,“我的廚藝,想必林伯父也見識過了。我想這樣,這腳店的股份分我一半,我把技術傳授給你們,怎麼樣?”技術入股,是張正書首先考慮,畢竟自己也不是哪吒,有三頭六臂去管理那麼多東西。報社、紡織廠、技校,還有一千畝田地,張正書都覺得自己分身乏術了。
“那敢情好啊!”姓林的中年人一拍大腿說道,“小員外果然是青出於藍,做起生意來,也是不輸任何人啊!”他已經被張正書的廚藝征服了,雖然平白損失了一半股份有些不快,但是一想到張正書的廚藝,他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因為憑借著張正書的廚藝,他隨便去尋一處鋪位,開個腳店也是可以做得紅紅火火的。這張小官人看中了自己的腳店,不正是給他麵子嗎!
姓林的中年人這麼爽快就答應了,張正書有點愕然。
“林伯父,你不覺得這個提議有點不妥嗎?”張正書有點不解地問道,“若是我插手腳店的管理呢?”
“小員外,不瞞你說,我平日也是不怎麼管腳店的……”
姓林的中年人有點尷尬地笑道,“我都是委托掌櫃的替我管理,若是我自己管,那真的是無能為力了……”
張根富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了,笑道:“你林伯父在汴京城裡有著商鋪不下百間,腳店不過其中一間罷了。你可知道你林伯父的諢號麼?人稱‘汴京林百間’便是了!”
張正書一愣,原來是林三郎啊!“汴京林百間”的名頭,和“大桶張家”不相上下,怪不得他能和張根富稱兄道弟了。不管在什麼社會,想要進入一個圈子,都要有與之相匹配的實力,不然就算強行進入,也隻不過徒增自己的尷尬而已。“窮人走親戚,富人混圈子”的社交價值觀,在商業頗為繁盛的宋朝已經興起了。所以,張根富認識一些汴梁城中的富豪,那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至於“林百間”的真名,很少人知道,認識他的人都叫他“林三郎”。而不認識他的,隻聽過他名字的,都叫他“林百間”。汴梁城中,他擁有的百間商鋪,給他帶來的收益頗為可觀,用日進鬥金來形容並不為過。
“那就好了……”張正書笑道,“我也不插手你們的管理,隻是想推廣我的廚藝罷了。”
“推廣廚藝?”
這個林百間有點疑惑地問道,在他看來,擁有這樣的廚藝不應該是藏著掖著,最好彆人永遠不知道才好嗎?怎麼……突然,他笑了。“我倒是忘了,小員外怎麼會是倚仗廚藝營生之人。隻是不知道要如何推廣廚藝,又要伯父為你做些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