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五章:彼之英雄,我之敵寇(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11 字 2024-03-22

香水對於女人來說,幾乎無法抵擋。

那麼,通過香水來實現斬首計劃,似乎也有施展的空間了。要知道,現在西夏國的真正統治者是梁太後,而西夏的外戚梁氏家族,已經專權西夏三十餘年了。張正書心念一動,用係統調出正史,知道這梁太後將會死於明年,也就是元符二年。具體死因是這女人昏了頭,在輸掉平夏城第二次戰役後,還敢對遼國使者出言不遜。遼國契丹人豈是易與之輩?當即使動潛伏在西夏皇宮的棋子,毒殺了梁太後。

“看來,香水隻能迷惑梁太後心智,而不能摻雜毒藥了……”張正書也是可惜,因為這個梁太後簡直是宋朝派去的臥底,她執掌大權的這十幾年來,任用外戚、窮兵黷武,西夏原本蒸蒸日上的國力開始凋敝,邦國將危。平夏城之戰就是很好的證明,西夏人都吃不飽肚子了,還要打仗,可見這個梁太後是誌大才疏之輩。

“如果梁太後活多幾年,大宋豈不是能攻下西夏了?”

張正書做了這個假設,但又覺得不可能。西夏、遼國和大宋,就好像三國時的魏蜀吳一樣,遼國用西夏牽扯著大宋,大宋想奪取河套之地等養馬地、耕種地,然後再向遼國奪回燕雲十六州。而西夏呢,也貪圖大宋的富庶,甘做遼國的先鋒營。三國之間,爾虞我詐,勾心鬥角,表麵上卻隻體現在大宋和西夏的連年戰爭。雲譎波詭的形勢,也讓身處在汴梁城的百姓十分好奇,不然也不會這麼熱衷於小報的“小道消息”了。這都是因為宋朝境內封鎖了邊事,不給國內百姓知道的緣故——因為害怕又打敗仗啊!

“那能不能阻止遼國使者行凶?”

張正書這個念頭一興起來,他就覺得有些不可能。梁太後的死,和西夏皇帝李乾順絕對脫不了乾係,連皇帝都和遼國勾結在了一起,那麼梁太後想不死都難了。甚至,張正書還懷疑是西夏皇帝李乾順故意鼓動平夏城第二次戰役的,目的不是為了打贏,而是為了消耗忠於梁太後的軍隊,最後他能親自掌權。

曆史上,這種為了掌權而不顧國家利益的大有人在,比如隋煬帝楊廣,為了消滅門閥勢力,三征高句麗,最終隋亡了。楊廣也是無奈啊,雖然他是皇帝,但是政令出了皇宮,出了兩京以外,就基本沒用了。整個中原,可以說都是門閥世家的天下。換做是誰,都要睡不著覺的。所以楊廣三征高句麗而故意失敗,為的就是消耗北方人口,然後把南方人口北遷,來抵消門閥世家對朝政的影響。可惜楊廣忘記了一件事。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換句話說,就是不作不死。

再看看西夏,雖然在梁太後的把持朝政下,是窮兵黷武了一點,但這又何嘗不是大宋給的壓力太大了?趙煦自掌權以來,屢次進攻西夏,西夏這是不得不進行“窮兵黷武”。從這個層麵上說,梁太後做得沒錯。然而,李乾順更是出色,他看出了大宋聯金滅遼的政策的失誤,先聯遼侵宋,奪大片土地;又在遼天祚帝向西夏求救時斷然拒絕,聯合金朝滅遼、宋,趁機取河西千餘裡之地。可以說是極其出色的皇帝了,張正書有時候想,為什麼宋朝就是出不了這種皇帝呢?

“不應該讓李乾順掌權!”

張正書心中突然冒出了這個念頭,讓他自己都嚇了一跳。

“軒奴,你怎麼了?”

張根富發現張正書突然打了個寒顫,不禁有點奇怪地問道。

“沒……沒什麼……”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