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一章:寸土寸金(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186 字 2024-03-22

張正書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經惹下大禍,被皇帝記恨上了,哪裡是這麼容易脫身的?不掉一層皮都不行!當然張正書也不會後悔的,誰叫那老小子一開口就出言不遜呢?原本趙煦提及了“京華報社”的張正書,是無心的事,隻不過是講碰到了一個很好玩的小子,一心為國。

章惇就不服氣了,想要來一探究竟,最終發現隻是一個小商賈,乳臭未乾的小子,能成什麼大事?所以才起了輕蔑之心。然而他卻沒料到張正書這人屬馬蜂的,你不惹他還好,一惹上了那必定是睚眥必報的。

所以,很悲催的章惇被噴了個體無完膚,差點要致仕辭相了。

這也是他倒黴,換一個嘴炮過來,最多噴一噴章惇的執政方針,或者是噴他太過小氣,對元祐黨人斬儘殺絕。可張正書不一樣,他知道換誰做宰相也做不到章惇這個程度,所以他並不打算噴章惇的執政。張正書選擇的角度,是儒家的死穴,也是所有唯心主義的死穴,永遠忽略了一般與個彆、相對與絕對的矛盾,他們都從不同的側麵割裂了個彆和一般、相對和絕對的關係。當然,儒家也是有學派注重這個辯證統一的,可惜那是荀子學派,早就湮沒在曆史洪流之中了。

辯證唯物主義一出,那簡直就是所向披靡,章惇也不得不陷入了深思之中。若是按照辯證唯物主義的角度看,章惇所做的一切,確實有待商榷。

張正書從源頭上給了儒家一悶棍,章惇不魔怔才怪。好在章惇是宰相,見慣了大風大浪還能挺得過來,要是換了個儒家死忠的人,非得跟張正書拚命不可。當然,這隻能說宋朝的儒士還沒見過什麼叫辯論,如果宋朝還有墨者存在,估計能把儒家噴得生活都難以自理。儒墨是死對頭,單單是儒家的黑曆史,墨者就收集了一大堆。跟這種非常了解你的對手過招,不管是大儒還是初學儒者,都是無法過招的。張正書這樣子,不過是掀開了儒家蒙在外麵的華麗外表,露出了不能自圓其說的內在罷了。

“小官人,這菜都在這了,一共是五百三十二斤……”

這時候,李家村的幾個佃戶,把大棚蔬菜用獨輪車運到了汴梁城中,運到了“京華報社”之前。

“辛苦了,先勻出一百斤,拉到大梁門西大街的林家腳店處,然後剩下的讓我處理就成了。”張正書淡淡地說道。

這些佃戶抹了抹頭上的汗水,嘿嘿一笑道:“不辛苦,不辛苦……”

一年十二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這些佃戶不知道有多開心。甚至農閒的時候,還能到張正書的香水作坊那裡打打下手,賺個幾十文錢一日。這樣悠閒的日子,不知道過得多麼舒心,怎麼會“辛苦”呢?

張正書也不點穿,宋朝的農民收入來源本就不多,能讓他們多一點收入就多一點吧。再說了,這在後世已經習以為常了,在宋朝這會還是一件新奇的事。張正書自然不會要求這些佃客怎麼樣,反正每個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權利。

張正書頭疼的是這些蔬菜怎麼辦,雖然深秋的蔬菜減少了,但這幾百斤蔬菜還是挺難銷出去的。

“要不再騰一間店鋪出來,專門賣菜?”

張正書搖了搖頭,覺得不太可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