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何難?”
林百間笑道,“彆的不說,你伯父在新門、東青門、霸子頭三處菜市,都有店鋪。若是賢侄需要賣菜,伯父以市麵上的時蔬價收購你的時蔬,賢侄意下如何?”
張正書當即應承了下來:“多謝林伯父仗義相助!”要知道,這時蔬可耽擱不了太久,即便是張正書命人每隔半個時辰灑一次水,但這時蔬也保鮮不了多久的。早市已經錯過了,那晚市要是賣不完,就隻能拿去喂家禽牲畜了。
好在時值深秋,時蔬開始減少,但是汴梁城百姓對蔬菜的需求卻沒有減少,將將還是能賣出去的。但張正書知道,想要賺大錢,自然是產銷一條龍,壟斷才能賺大錢啊!所以,當務之急是賣菜,但建立一個超市也是迫在眉睫的事。
“但小侄還是想找一個汴梁城中的商鋪,起碼要在半畝地以上。”張正書笑道,要是林百間都沒有的話,那麼他還真的不知道該從哪裡找起了。或許找個牙人,還能拿到這樣的商鋪。但需要的時日,恐怕不是三五天之事。
“賢侄為何這般執著?伯父不是為你找到銷路了麼,不管你有數百斤時蔬,還是有數千斤時蔬。隻要你拿得出,伯父肯定二話不說收下的……”林百間有這個魄力,因為他知道在深秋以後,時蔬是越來越少的。就算是有,那價格也高得嚇人。所以時蔬最賺錢的不是在隆冬大雪之日,而是在這樣的深秋,時蔬的價格開始高漲,而產量也沒有衰減,正好打一個時間差。
這個道理不止是林百間懂,張正書也懂。
但張正書著眼的是隆冬大雪之時,那才是真正展現他手段的時候。可連一個專屬賣菜的商鋪都找不到,那就彆提什麼壟斷了,隻能是供貨而已。做一個供貨商從來不是張正書的手段,他要做的是引領風潮。
其實大棚蔬菜的技術並不算很高級,想學還是很簡單的。但如果有人照做的話,那麼張正書就會漲經驗了。這才是張正書的目的,賺錢倒是其次的。當然,摟草打兔子,順手賺點錢也不錯。要知道,張正書為了給那些佃戶改簽契約,可是許諾下了不菲的一筆工錢。要是入不敷出的話,豈不是被個彆有心之人當成笑話了?
“林伯父,我還想賣其他東西的,比如南北各類小玩意,比如香水,比如針線之類,比如各種糧食……反正就是應有儘有。”張正書說道,“要布置得下這般多的貨物,這商鋪豈能小了?汴京城中誰不知道林伯父你的商鋪是最多的,小侄也是彆無辦法,才求上門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