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林百間和‘大桶張家’的張員外是舊識……”
一個皇城司親事官連忙說道,“這是向林家仆人打聽來的,應當可信……”
“那林百間後頭的人,知曉他和張小官人做的買賣嗎?”王慶有點後怕地問道,他最怕的就是這樣了,有著官吏背景的商人,突然和張正書勾結起來。那豈不是轉手就把趙煦給賣了嗎,這樣的話,他這個勾當皇城司公事算是失職了,彆說升官調職,殺頭都有份!
“應當不知曉,林百間是那相公的暗手,一般沒事他們都不來往。張小官人也隻是林百間舊識的兒子,想來沒必要驚動那位相公……”一個皇城司親事官分析道,“而且這隻是正常的生意往來,好似林百間還贈送了林家腳店的一半股給張小官人哩!”
“行了,我知曉了,你們退下吧,好生盯著那張小官人,陛下一日沒有下旨之前,都要給咱家盯緊了!”王慶發了狠,“哪怕是給林百間發現也好,你們都不能跟丟,更不能讓他出城了!”
“得令!”
看著這些親事官都出去之後,大宋的情報頭子王慶才陰鷲著臉,不停地用手敲打在桌子上,心情頗為不定。
“這事要不要報給官家知曉?”
王慶心中捉摸不定,但以他對趙煦的了解,這事應當上報的。可張正書“勾結”當朝官員的狗腿子,這讓王慶有些吃不準,萬一如此一來趙煦雷霆大怒,不治張正書的罪反而把他的官皮給剝了,那才是冤事!
“罷了,再瞧瞧……”
王慶歎了口氣,知道這事還是得緩著來。不過,這份暗報還是要遞上去的。趙煦就算是不看奏折,都會看皇城司的暗報。這也是做一個皇帝的必備功課,畢竟是孤家寡人,萬一皇城中有事是他不知曉的,那皇帝就太沒安全感了。然而趙煦不知道的是,隻要王慶不想讓他知道,那趙煦肯定是不知道的。
就好像林百間一樣,趙煦知道這商賈是誰啊?隻要王慶完全不提他背後的人,趙煦隻當是一個普通商賈而已。
這也是官員必備的技能,報喜不報憂。
就算以後追究責任,那也不能說王慶不上報,可見這技能的油滑之處了。
打定了主意,王慶開始奮筆疾書。
張正書自然不知道他已經被人暗算了,他還在為自己的“宏偉計劃”而感到興奮。“要是趙煦知道軍糧能這麼運,他會不會被嚇到?”一想到趙煦那牛氣哄哄的臉,張正書就有一陣不爽。不就是皇帝嗎,他對皇帝沒啥感覺,更是無法接受“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邏輯。所以他對趙煦並沒有太好的印象,更彆說每次見麵就好像被黑社會綁架了一樣。要不是張正書神經大條,說不定都得神經病了。
要是能把趙煦嚇一跳,這事就值得做,更彆說還能賺錢,甚至還可以杜絕不少貪瀆的現象,提高禁軍的戰鬥力。唯一不足的地方是,會擋住了某些人發財的道路,說不定阻力會大得驚人。
“國賊太多了啊……”張正書忍不住歎息,這也是人性,自私和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