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要建立一條穩定的退路,那麼用王慶一家大小來做實驗好像也說得過去,就是有點不厚道罷了。
“反正你到了那時候也沒選擇了,你不相信我相信誰?”張正書倒也誠實,把實情給說了出來。“按照我的理解呢,你這個皇城司的頭目,是留也死,不留也死。退下來,或許還能博得一線生機。但是呢,留下來的,你的兒子或許還能蒙蔭一番……”
“蒙蔭也不過做一個武官,這有何用?”
王慶淡淡地說道,“還不如改名換姓,讓兒孫去考取功名,這才是康莊大道。”
張正書歎了口氣,連身在軍中的人都念想著文官的好處,這個大宋看起來是真的沒救了。一群身在曹營心在漢的貨,軍隊再多,武器再鋒利,也無法打贏一場戰爭的。這是製度的錯,不是人的錯。
搖了搖頭,張正書換了個話題說道:“這算是條件達成了吧?”
“算是吧,咱家這麼做,也是給自己留一條後路罷了……”王慶意興闌珊地說道,“官家的身子骨若,大抵和先帝仿佛。若是有朝一日,多些準備也好……”這已經有些大逆不道了,這不是在咒趙煦早死嗎?不過張正書卻知道,王慶的猜測沒錯,如果這個時空的曆史還是一樣的話,那麼趙煦確實已經壽命無多了。
“你會為今天的決定而感到慶幸的……”
張正書嘿嘿一笑道,“我們現在是合夥人了,那麼你該為我做點事了吧?”
王慶先是一愣,然後有些好笑:“小官人做買賣的手段,似乎有些不地道啊?”
“那是,打蛇隨棍上是我的本色……”張正書也毫不隱瞞,“放心,不是什麼為難的事。你是皇城司的頭目,那對於汴京城中的武人,我是說沒有功名,也不曾參軍,而且身家清白,甚至有些窮困潦倒的武人……”
“小官人,你……你該不會是要……”王慶大吃一驚,連聲音都提高了不少。
“噓噓噓,這麼大聲乾嘛的,你不知道什麼叫悶聲發大財嗎?”張正書白了他一眼,“你以為我要造反啊?我哪有這個膽子?你不要命了,我還要命的!”這是實話,張正書很愛惜自己這一條小命,他可不想無緣無故的又掛了。
“那小官人你為何要糾集武人?”
王慶摸不著頭腦了,“就算暗中進行,怕皇城司也是有人發覺的,若是事情敗露……”
接下去的話,他不說張正書也知道了。事情敗露的話,那抄家流放那是最輕的。畢竟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這一件事,張根富早就跟張正書說過了。不過,張正書也有自己的打算。
“沒事,我就招個十幾個武人罷了。”張正書奇怪地說道,“難道招幾個護院都不行嗎?”
這年頭武人的工作機會不多,給大戶人家看家護院是一條不錯的出路。雖然看起來有點低賤,但其實工作清閒,待遇還優厚。甚至還有商賈專門雇傭武人一路跟隨,怕半路被人剪徑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也催生出了朝廷管轄之外的一個武人世界——無所事事,而且社會地位低下。很多武人因為受不住了,不得已投靠了官府,成了光榮的一名狗腿子——哦不,是衙役,或者是巡捕。這已經算是很好的出路了,要不然這些武人隻能落草,成為山大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