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莫要再出去廝混了,就到婚期了,安生一些,好好養白回來,不然……”張秦氏絮絮叨叨了好一番,張正書才得以脫身。
“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張正書心中感慨了一句,走進了張根富的書房之中。
“吾兒,聽聞你那雜貨鋪要開張了?”
張根富前些日子也見識到了李家村用來築牆的水泥,才發現他兒子鼓搞出來的東西沒有一個簡單的。更重要的是,超市的開張,和果酒是同一時間上市的。這段時間,果酒作坊不斷收購果酒,不論種類統統都要。經過甘油的勾兌後,儲備起來的果酒已經非常可觀了。張根富之所以關注超市,完全是看重了果酒生意。
“還早著哩……”
張正書淡淡地說道,大馬金刀地坐了下來,喝了一口茶,剛剛為了應付張秦氏,他可是花費了不少口水。“鋼筋混凝土建築雖然建得快,但也比木房子蓋得要慢得多,雖然提前打好了地基,但建起來起碼要等到元日之前吧!”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雖然張正書緊趕慢趕,想要早點開張好賣大棚蔬菜。但工期不是說趕就趕的,特彆是照明係統不發達的宋朝,夜晚趕工也趕不了多少進度。最樂觀的估計,是還有半個月才能蓋好兩層。同時,還得貼上瓷片、鋪上地磚——幾日前,民營的鈞窯總算是把瓷片燒出來了。滿打滿算,確實還是要一個月多月才能完工。
然而,那時候已經接近春節了。
能不能趕在春節前賣一趟年貨,都還兩說。要知道,曾家船隊可是拉回了好幾船南邊的土特產,裡麵不乏南邊過春節的應節之物。要是砸在手中,恐怕得賣到明年春節了。
這確實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張正書也沒料到這麼多工匠,也無法在兩月之內蓋好一幢兩層高的房子。
“那果酒,有了酒名沒?”
張根富的關注點果然很獨到,居然在乎的是果酒的名字。不過還真的把張正書問倒了,張正書也沒想起來要給果酒弄個酒名啥的。張正書不是不知道品牌的重要性,隻是最近太忙——忙著鍛煉身體,忙著整(cao)人(lian),居然把這個給忘了。
“還沒呢,你有什麼好的名字嗎?”
張正書的起名功底,大概是沒救了。誰叫他“不學無術”,還喜歡做文抄公呢?事實上,張正書也知道張根富的起名字功力不咋的,看他的品味就知道了,滿書房的畫,幾乎全都是妖豔的繁花,張正書也是無語了。窺一斑而見全豹,張正書對張根富的品味根本不抱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