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許久的王慶,再次開口的時候,還是有著濃濃的不甘心。
張正書倒是笑了,說道:“皇城司的職責,我想王公事比我更清楚。如果把太多人手投入到賺錢行當中,官家會怎麼想?”
王慶突然騰出了一身冷汗,張正書說得沒錯,一旦本末倒置,彆說他有功勞了,甚至罪魁禍首還是他。
“多謝小官人提醒!”王慶毫不掩飾地抹去了額頭上的冷汗,他是太過執念了。就好像下棋一樣,一旦你太過執念,那麼你的目的就暴露無遺,對手就能圍繞你的想法,設置一個個陷阱,最後你隻能滿盤皆輸。《孫子兵法》上有雲,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放在任何較量當中也是適用的。把自己的目的隱藏起來,對手就琢磨不透你。除非你的實力能碾壓對麵,不然被知道了你的最終目的,那你基本就輸定了。
“王公事是當局者迷,我是旁觀者清罷了,這沒什麼。”張正書笑道,“王公事完全沒必要在此事上糾結,一切等官家做了斷決之後,我保管皇城司有錢賺。但如果官家沒有斷決……”
王慶一愣:“那就賺不了錢了?”
“那就繼續上書,直到官家同意為止。”
張正書沒有說出任何關於“兵製變革”的字眼,不然王慶恐怕掉頭就走。這個張小官人,實在太危險了,比社會不安分子還要危險一萬倍!兵製變革,那絕對是牽扯最廣的事情,看似隻是軍隊的事,然而真正的決定權不在皇帝手中,而是在文官手中。一旦文官不同意,這個想法恐怕就要破產了。
甚至於,一旦文官警覺起來,繼續加大對武人、武官的打壓,加大對士卒的打壓,那大宋鬨出嘩變來,也是遲早的事。
牽一發而動全身,用來形容兵製變革再貼切不過了。而張正書的所作所為,不異於刀尖上跳舞,一不小心就要弄傷自己。
王慶要是知道張正書這種瘋狂的想法,恐怕他隻能大呼:“你這人太危險了!”然後離得遠遠的,彆說靠近了,甚至還想把張正書抓拿下獄。
然而坑了王慶一把的張正書,卻完全沒有任何愧疚的感覺。變革哪裡能不流血的,雖然現在頑固派勢力很大,那就徐徐圖之。可就算再緩慢,變革到最後,還是要觸動某些人利益的。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絕對比戰場上的明刀明槍更加傷人。
“小官人,你為何這般篤定,官家會下這個斷決?”
王慶就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張正書好像胸有成竹的樣子,現在都八字沒一撇。
張正書當然有信心了,隻要不是蠢人,都能看得到兵製改革之後帶來的好處。作為一個皇帝,趙煦是無法抗拒這個誘惑的。因為江山是趙家的,是他的,臣子可以不愛惜這個江山,憑性子亂來。但是趙煦不行,他必須為大宋謀一條最佳出路。
先前是沒有辦法,現在有辦法了,趙煦能不動心?所以,張正書就是這麼篤定趙煦一定會接受這個兵員退役變為作坊工匠的法子。隻有這樣,才能解決大宋三大問題之一:冗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