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了超市,曾瑾菡的好奇心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雖然現在看起來,那個怪異的房子除了占地大和堅固以外,張正書說的美觀,她一點都看不出來。曾瑾菡覺得這房子很缺乏美感,甚至還有一些呆板。
沒辦法,這也是鋼筋混凝土建築的缺陷。哪怕是在後世,鋼筋混凝土建築也被質疑呆板,沒有藝術。而代表著中國古典建築的園林式建築,則充滿了典雅氣息。兩相一對比,確實差距有點大。
可這恰恰就是鋼筋混凝土建築的優勢所在,木質建築,哪裡能建得起這麼龐大的房子,還要是兩層的?甚至未來,還要繼續往上增加。中國的園林,從不考慮房子利用率問題——要是考慮了,就不會有小橋流水、假山亭台、樓閣舞榭了,甚至連種一棵樹在旁邊都是奢侈的事。瞧瞧後世香港的公屋,那確實是將房子利用率利用到了極致,甚至還有什麼鴿房,簡直駭人聽聞。這在宋朝,基本不可想象的。就算是宋朝普通百姓,也有數十平方的房子;闊綽一點的,還有個兩層小樓,甚至還帶一進院落。像張家、曾家這種帶著好幾進院落的,那確是大戶人家無疑了。
從這個角度來講,宋人的幸福度確實要比後世要高。
起碼宋朝還有各種救濟機構,還免費施藥,確實儘到了一個朝廷最大的責任。僅憑這一條,張正書就不想讓宋朝亡了。看看元明清三朝,有哪一朝哪一代,真正把百姓當回事的?唯有宋朝,除了賑災以外,還每年冬日都把無家可歸者接入救濟機構!
張正書看著繁華的汴梁城郊,不禁有些感歎。二十多年後,汴梁內外將是一片狼藉,再燦爛的文明,也將毀於戰火。
“郎君,你怎麼了?”
因為怕彆人誤會,他們沒有表現得太親密。因為年紀問題,曾瑾菡倒像是張正書的書童一樣。她見張正書神思外遊的模樣,關切地問道。
“沒什麼,就是突然想起如果你家私倉也用水泥做房子,估計能裝得下更多貨物……”
張正書把話題外引,不想讓曾瑾菡知道那麼殘酷的事實。
曾瑾菡眼前一亮,水泥房子的堅固她是親身體會了的。若是建成三層,不,兩層的私倉,都足以讓倉儲擴大一倍了。現在汴梁城中的絲綢基本是供不應求的,想想看,連普通百姓都穿得起絲綢了,曾家還不賺得盆滿缽滿?唯一製約曾家絲綢行業發展的,估計就是運力問題,和倉儲問題了。
在寸土寸金的汴梁城,哪怕是城郊,想要弄一個大的私倉也是不容易的事。
可有了水泥這等神器,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郎君,你可真聰明!”
曾瑾菡很是崇拜地說道,在她的眼裡能超過她的人很少,可張正書往往能以新穎的角度顛覆她的認識。這也就算了,關鍵是張正書說得還太在理,曾瑾菡理性的判斷下發現,張正書說的都是事實,在才是最讓人震驚的。
張正書有點心虛,被一個天才說聰明,雖然有點小虛榮,但更多的是不安。
沒辦法,這並非是他的聰明,而是他見識比曾瑾菡多了幾百年而已。要是曾瑾菡也是一個穿越者,估計要比張正書厲害多了。
“那是,你不看看你夫君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