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文化同化?(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81 字 2024-03-23

按照張正書灌輸給趙煦的觀點,打仗和做生意的道理是一樣的。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安燾隻不過說得高大上了一點,沒有貼合實際罷了。張正書更加貼合實際,已經給出了具體的辦法。趙煦有時候真的覺得很不可思議,明明張正書就沒做過官,怎麼說起治國強軍,離間打悶棍的點子來,就是這麼一套一套的呢?

要是按照曆史,趙煦對安燾的計策是不置可否的。但是,聽了張正書的分析之後,趙煦已經決議采用安燾的計策了。

“安卿所言,甚合朕意。”

皇帝發話了,看看,這才是朕要的點子,你們好好學學!

諸位重臣聽了,都麵麵相覷。

很多文人士大夫,都自詡君子。是君子的話,怎麼能用這種流氓的方法呢?又是離間,又是侵擾,天下人會怎麼看他們?

要是給張正書知道了,肯定會在《京華報》上大罵這些偽君子,假仁義。要知道,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大宋之所以變得外忍內殘,就是因為有這麼些沒卵蛋的士大夫。對敵人仁慈,對自己人殘忍不說了,連彆人來打,都隻懂被動防守。殊不知,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把敵人消滅了,同化了,哪裡還有什麼敵人?

可惜,宋朝不僅武力不行,文化同化也做得不夠。

實際上,武力和文化入侵是同時的,就好像人的兩條腿,缺了哪一條,都邁不動步子。大宋天生就瘸了一條腿,哪裡能用文化去同化彆人?看似契丹人開始學習漢文化了,東瀛也學習了,西夏也學習了,高麗也學習了,交趾也學習了,回鶻也學習了……可是有用嗎?宋朝不再是什麼“天、朝上國”,不再是天下共主,誰去學習你的經驗?

就好像後世的米國一樣,正因為它是炒雞大國,所以好萊塢、開封菜(kfc)、m記(麥當勞)、肥宅快樂水(可口可樂)、爛蘋果(iphone)……才能傳遍全世界,全世界都要為之買單,文化入侵也就形成了。

如今大宋想做到後世米國那樣子,還差了點東西,那就是武力。

看看漢唐之時,正因為軍隊雄於東方,所以四海臣服,都主動來學習漢文化。自此,漢文化圈才得以形成,自中國四散傳播。但由於唐以後,漢人奉行儒家理學,開始積貧積弱,又被異族統治了兩朝,漢文化圈不僅沒有擴大,反而逐步縮小了。

為何?因為奉行理學之後,隨之而來的就是控製武將,文人掌控朝政。哪怕漢人在明朝還有一段高光之時,卻因為朱元璋的小農經濟模式,硬生生把中國的社會進程給遏製住了。彆說經濟了,就連火銃、火炮這些本該大力發展的武器,也因為財政窘迫而無法發展。到後明末之時,原本威震天下的大明火器,甚至還不如女真人的弓箭了。因為這樣,清朝滿人還大言不慚地說,他們是騎射得天下的,火銃?火炮?嗬嗬,都乾不過騎射!

於是,很自然而然的,中國就給西方列強教訓了,誰叫你積貧積弱?

一開始,張正書提出這種觀點的時候,趙煦還嗤之以鼻,認為他是在胡說八道。堂堂華夏文明,彆國憑什麼不學?

但是這些天以來,趙煦思前想後,才發現張正書說的是對的。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