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硬闖(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45 字 2024-03-23

張正書倒是覺得不用擔憂:“都簽了契約,他們能跑到哪裡去?就算他們跑了又如何,不就是區區幾十貫錢嘛!用幾十貫錢看清楚二十多個人的心,挺劃算的。”

曾瑾菡一愣,她倒是不曾想過這一點。她的思維,還是斤斤計較的商賈思維。但張正書不同,他願意去相信人。隻要腦子不傻,是個人都能算得出來,每月三貫錢的工作,在汴梁城哪裡找得到?也就張小官人這個傻子肯給了。

“郎君果是有大智慧之人!”

曾瑾菡眼巴巴地,崇拜地看著張正書,讓張正書的虛榮心都上來了。

“咳咳,哪裡哪裡,這都是日常操作,日常操作……”

嘴上這麼說,然而他心裡卻說道:“不過是有錢,任性而已……”手握著一堆金銀銅錢什麼的,張正書還真的沒啥錢的感覺。也怪不得他花錢如流水了,沒辦法,他還沒建立金銀銅錢的價值觀。要是他手上握著一堆百元大鈔,恐怕他就不會這麼揮霍了。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家風。”一個原本不富裕的人突然一夜之間變富有了,肯定不懂得如何去使用這財物。原本富有的人突然變貧窮了,也肯定一時間難改掉富有時習性。張正書就是這樣,他是一夜變得這麼“有錢”,哪怕過了這麼久,還是沒有適應過來。試問有哪個人在窮人乍富之後,還能保持的了本心嗎?不說絕對沒有,但肯定是不多的。從這個角度講,張正書其實做得不錯了。

窮人乍富,是一個很微妙的心態。

一般來說,窮人乍富無非是有三種結果。

第一種,就是得瑟、顯擺,恨不得天下人都知道自己有錢了。這種人,最易樂極生悲。有道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所謂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因窮人乍富鬨得家破人亡的,並不少見。事實不止一次證明了,窮人乍富,往往是對窮人的毀滅,能在財富麵前保持良好心態的窮人太少了。人嘛,就是這樣的。當一夜暴富之後,花錢顯擺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這也是為什麼說“窮人乍富,伸眼拔肚”,過窮日子過慣了的人不能過富日子,乍一過上富日子,不知道該怎麼辦,甚至會從富裕走向悲慘。“窮人乍富”,不僅是餡餅,還是陷阱!

第二種人,就是極其低調,把錢藏得緊緊的,深怕彆人知道他發財了。像這種人,戒備心很強,也薄情寡義,見慣了世態炎涼,也懂得明哲保身。雖然能平安一輩子,但卻無多少知己,甚至身邊人、子女都不會相信。

而第三種人,則是變得迷茫不知所措的,失去了前進動力。張正書先前也是這樣,但很快他就找到了目標,為了心中“偉大”的大工廠計劃,他開始努力奮鬥著。

窮人乍富忘了初心的,大有人在。

比如西楚霸王項羽,成了割據勢力第一軍閥之後,就開始不思進取了,最後兵敗烏江。比如明末李自成,建立了大順朝之後,原本李自成是“不好酒色”的人,竟也開始蓄養美女,沉迷聲色,終日以飲酒為樂,甚至還放縱士兵“助餉追贓”。後果自然不言而喻了,大順朝僅僅存在了四十多天就沒了。

有了前車之鑒,又因為個人性格問題,張正書做得其實還算不錯。最起碼,他沒有得意忘形,釀出禍事來。

但那些船家就說不定了,曾瑾菡擔心的也是這個。

不過,既然張正書都說了,用幾貫錢試出一個人的內心想法,倒也是個劃算的買賣。聰明如曾瑾菡,一下就想通了事情的關鍵。

“郎君,那船家找齊了,接下來就是造船了麼?”曾瑾菡憧憬地問道,她已經迫不及待想回一趟杭州了。

“是要提上議程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