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真正的大商賈見了這馬車,是兩眼放精光的。
“去,給我查查,那馬車到底是在哪裡做的,我也要一輛一模一樣的!”彆以為宋朝沒有攀比之風,事實上,因為經濟繁榮,宋朝的攀比之風比任何一個朝代更為嚴重。可以說,宋徽宗之所以奢靡成風,和他年幼時在汴梁城中生活的經曆是分不開的。
彆說大商賈了,達官貴人見了這馬車,都豔羨不已。要知道,古時君子六藝裡就有“禦車”這一項,那是文人的雅事。之所以現在的君子不喜歡馬車,是因為馬車太醜了,也太顛簸了。可現在製作精美的一輛四輪馬車出現在他們麵前,他們哪裡還按捺得住?紛紛遣人去打聽,那四輪馬車到底哪裡有得賣?
世人紛紛猜測,這幾日來在街市上時常出現的四輪馬車,到底是誰家的?哪裡有得賣?甚至有人接近了那馬車夫,以重金誘之,可惜都隻得到了一個消息:是“大桶張家”張小官人的馬車,至於在哪裡買?馬車夫隻搖頭說不知。馬車夫也是暗爽,說一句話就能賺了不少錢,而且他也沒說謊。
張正書的四輪馬車還在生產之中,哪裡有得賣?馬車夫搖了搖頭,看著那些人散去後,才咕噥一聲:“這物事貴得很,你們要是知曉了價錢,說不得還得罵小官人心黑哩!”
這都是幾日來發生的事,現在趙鼎和張正書坐在四輪馬車上,趙鼎顯得局促不安。他甚至能透過垂下的車窗窗簾,感受到外間汴梁城百姓的火熱目光。
“小官人,我們是不是要過招搖了些?”
趙鼎有點慽慽地問道,他怕那些汴梁城百姓會一擁而上看熱鬨,那他這個醉心功名的秀才,恐怕就要名聲大毀了。窮奢極欲,曆來是儒家最為反對的,要不然儒家怎麼會反對“奇技淫巧”呢?但說一套做一套的,還是儒家。最會享受的,還是儒家。比如孔老夫子,那是典型的“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還要“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嘖嘖,窮奢極欲。典型的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啊!
“招搖?我還嫌不夠招搖呢!”
張正書接下來的話,讓趙鼎想立即下車逃開。“我原本打算,在車廂後麵扯兩杆旗幟,上書‘四輪馬車,接受預定’的。但想了想,還是保持神秘好……”
趙鼎一陣無力感傳來:“這般招搖了,還保持神秘?”
“你不懂,這是在做廣告。”
張正書信心滿滿地說道,“你沒看到,整個汴梁城的達官貴人、富賈貴紳都覬覦著我的四輪馬車了嗎?這就是影響力啊!等四輪馬車深入人心了,就該我賣這‘奔馳’牌四輪馬車的時候了。”
趙鼎怔怔地看著張正書,然後微歎一聲。心下思忖道:“這小官人甚麼都好,就是開口閉口就是商賈之道,全不學仁義禮智信,唉!想我儒門,感化極多,為何這商賈之人,偏生如此頑固?要是小官人學那端木遺風多好,起碼做一個儒商……”
“唉,想來我還是算差了一點,要是我豁出去的話,還能把和樂樓的李行首請來,那造勢會更加厲害……”
張正書想到了後世的車模,哪一個不是妖豔露骨?可偏偏有男人喜歡去看,哪怕是不喜歡車的,都會去看車模。沒辦法,男人就好那麼幾樣東西,不是權力就是金錢,還有就是美女了。其他東西,都得排在後麵。這是男人的天性,不管在哪個時代都不會變的。什麼,你說你不喜歡這幾樣東西?抱歉,那是你沒實力去爭而已,如果你有實力去爭,你看你喜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