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張正書的夢想很簡單,他隻想讓小日子過得舒適點。
做大棚蔬菜,是因為張正書不想冬日裡隻吃豆芽,隻吃一些“黃化”菜,那樣生活多乏味啊!前一世他是沒條件講究,這一世有條件了,哪裡還能不講究講究呢?誠然,宋朝冬日蔬菜種類也不少,除了豆芽之外,還有佛花、韭黃、生菜、蘭芽、勃荷、胡桃、澤州餳、芹菜等等,可張正書吃不慣啊,都是黃不溜秋的。
做果酒,是因為張正書不太喜歡略帶渾濁的黃酒,哪怕蒸餾酒,也有點怪怪的味道。尋常的果酒就更彆說了,太酸太苦,堪比中藥。這樣的酒,確實不會太受歡迎。
做水泥,是張正書想住鋼筋混凝土房子了,準確來說,是張正書想住高一點,起碼三四層樓高,要不然怎麼顯得出他穿越者的優越性呢?
做香水,是為了享受。做四輪馬車,也是為了享受。可以說,張正書做的一切,幾乎都是從自身享受的角度為出發點,至於改變大宋,完全是順手的事。就這麼一個人畜無害的三好青年,居然被權貴惦記上了,還是一個親王,張正書就不理解了。你泡你的李師師好了,關他什麼事?真的是無妄之災啊!
要是張正書和李師師有什麼,那張正書認了。
問題是,張正書還沒來得及做什麼,就禍從天上來了,這找誰說理去啊?張正書可不會簡單地認為,身為端王的趙佶找他,隻是來講道理的。你見過有哪一個朝代哪一個王爺,是會跟商賈講道理的?哪怕是沒有實權的王爺,要是想讓張正書不自在,隻需動動嘴皮子就行了。得罪了王爺的商賈,下場是好不到哪裡去的。
張正書第一次覺得權力是個好東西,如果他現在有點權力,哪怕是個縣官都好,趙佶也不敢太過分吧?這也是張正書為什麼第一時間就想著弄近視眼鏡了,趙佶做王爺都這麼“紈絝”了,要是做了皇帝,豈不是要翻天?而曆史上,趙佶也確實荒唐至極。張正書是一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就讓他不好過”的人,親王又怎麼樣,你做不成皇帝,你一樣拿我沒辦法!
決定了要坑一把趙佶,張正書也安心了很多。
就在這時候,“京華報社”的朱門終於被敲響了。
“誰啊,報社關門了,明天請早!”
被吩咐下去的張家僮仆,果然演技很過關,一副大戶人家的做派。
趙佶哪裡會這麼輕易就退避?當即讓高俅高聲叫道:“端王來訪,速速開門,不若治你等之罪!”
“你彆誆俺,俺是知曉的,律法上根本沒有這一條罪名。要拜訪明日請早……”那門房也是不依不撓,你又不是開封府巡捕,也沒有緝捕令,憑什麼我要給你開門啊?王爺又怎麼樣,王爺就能私闖民宅嗎?
“反了你了,端王在此,你也敢……”高俅怒了,他傍上趙佶這條大腿以來,還真的沒人敢這麼跟他說話了。在以前,他是地位低下的書吏,被人忽視也不算什麼。可今時不同往日啊,他現在是趙佶第一狗腿子了,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氣,立即就想踹門了。高俅也算孔武有力,再加上幾個狗腿子,確實有把握撞門而入。
但趙佶到底是天家之人,也是皇親貴胄,頭腦沒有高俅那麼簡單,立即喝止了高俅的行動。不能撞啊,要是高俅撞門了,那明日整個汴梁城都知道他端王趙佶是個荒唐王爺了。彆以為趙佶沒有心計,隻要他大哥趙煦像宋仁宗一樣沒有子翤,那皇位很可能就落到他們幾個兄弟中了。
申王趙佖有眼疾,那趙佶是最有可能做皇帝的。他老師王詵也告誡過他了,怎麼風花雪月,做多少風流事都沒問題,但一定不要觸碰律法,不要惹怒趙煦,不然彆說皇位了,甚至性命都堪憂啊——被發配到端州,也就是後世的廣東肇慶,那裡現在都是蠻荒一片,以趙佶被酒色掏空了的身子骨,去到都沒半條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