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宋人百姓也知道火器,但對於火器的威力,其實不太認同的。好像蒺藜火球這樣,其實爆炸的威力,最多也就兩米方圓內有殺傷力而已,其餘的,居然是靠火藥催動的毒煙殺傷人的。毒煙的配方呢,則是有草烏頭、巴豆、砒霜、桐油、竹茹、小油、麻茹等等,配以火藥,這樣的毒煙人吸進去後,口鼻流血,最後中毒而死,算是化學武器的鼻祖了。
也就是說,蒺藜火球其實就是威力更大的毒煙球,也算是升級版本了,aoe傷害特彆足。要是風向對的話,甚至比單純的火器更加有殺傷力。
可惜,大宋因為鐵器質量不行,本來已經發明了火炮——霹靂炮,已經跟後世的土炮威力不相上下了,可惜因為煉鋼技術太差,製造的炮筒耐受不了高溫,於是經常發生爆膛,造成士兵非正常損耗太大,以至於被宋朝雪藏了。不僅僅是北宋這時候的霹靂炮,甚至到了南宋時的火龍出水,也就是被後世吹噓得神乎其神的火藥利器,也經常炸膛,隻能在小範圍內製造,還得像春秋戰國時鑄名劍一樣精心打製才行。
這是隱藏版本的霹靂炮,至於使用的霹靂炮,則還是投石機拋射的炮彈,而且還是開花彈。可見,此時宋朝對火藥的研究已經到了一個很深的地步了。
所以說,宋朝不是沒有黑科技,相反大宋工匠掌握的火藥技術早已笑傲天下。可惜,朝廷上下對武人、對火藥武器都忌諱莫深,以至於雪藏了威力極大的火器,生怕武人起勢了。還怕民間也掌握了火藥技術,用來對付朝廷。再加上材料不過關,火藥再厲害也發展不起來啊!鐵與火,才是終極武器的奧義!
周銘也覺得好笑,他走私三年,見多識廣,彆說什麼“火藥箭”了,就是“霹靂炮”也見過,他可不相信什麼一個小陶罐,能比“霹靂炮”還要厲害?
“小官人,你莫要說笑了……”
張正書卻認真地說道:“我可沒開玩笑,這火藥配方,再加上顆粒粗細都是我親手配製的。威力有多大,我心中有數。你們看到那繩子了嗎?一拉這繩子,就聯通了裡麵的火石,火石擦出火花之後,這陶罐就爆炸了。陶罐裡,全都是碎鐵片,人在爆炸範圍裡,絕無幸免之理。”
“這麼厲害?”
曹錕有點相信了,他甚至立即明白了這東西是怎麼用的,不就是躲起來,然後拉繩嗎?操作得當,確實可以全身而退啊!曹錕眼睛一亮,這可是神器啊!“這陶罐也叫‘霹靂炮’麼?”
張正書笑道:“自然不是,我管它叫‘地雷’。顧名思義,就是埋在地下的雷。一旦拉動繩索,這地雷爆炸之後,那就像打雷一樣,可以開碑裂石,威力無窮!”
周銘還是不相信,這麼一個不起眼的陶罐,能比“霹靂炮”厲害?
“小官人,你莫不是在吹噓罷?”
張正書見他們半信半疑的,今日來也是存了個示範的心思。但張正書的心中卻是在發笑,道他們怕是沒見過後世的地雷戰,陶罐地雷正是殺傷小鬼子最多的,因為它都沒鐵,用探雷器根本探不出來。地雷裡的碎鐵片也換成了碎石子,威力不減的情況下,還把這些碎石子浸過了“金汁”,一旦挨著了,碰到了,就要減員了。誠然,這土地雷殺傷力不大,甚至有時候爆炸了,裡麵的小鬼子衝出來也隻是灰頭土臉而已,可架不住次數多啊!一來二去的,小鬼子就吃不消了。
張正書的這個土地雷,其實威力和地雷戰裡的土地雷威力相當,唯一的區彆就是用了碎鐵片,而且是有心算無心。隻要曹錕操作得當,絕對能把使臣炸死的。最不濟,也能讓他受傷,傷口發炎。
“我給你們展示一下,你們就知道我所言非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