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定下基調(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29 字 2024-03-23

“哈哈哈,諸卿,朕接到西軍戰報,章楶打了個大勝仗啊,給大宋長了威風!”

大宋皇宮內,垂拱殿裡,趙煦召見了章惇、張商英、蔡卞、黃履、曾布、林希、蔡京、李清臣、安燾、許將、刑恕等朝中重臣,宣布了這個消息。

但其實,整個汴梁城還有誰不知道這件事的?

“臣為大宋賀,為陛下賀!”

一陣溜須拍馬下來,趙煦的惡趣味得到滿足了,才意猶未儘地說道:“就是戰報太過簡單,朕無法窺見西軍是如何戰勝四十多萬黨項……”這確實是奇跡,西軍最多能動員的人數,也就是十幾萬人,更彆說平夏城守卒了,撐死了也就那麼兩萬人。這麼點兵力,哪怕是占據了堅城之利,也不一定能打贏啊!現在好了,不僅打贏了,還是個大勝。這裡麵的門門道道就多了,是趁機擴大戰果,還是見好就收,這都是需要決策的。

“諸卿認為,該不該就勢反擊呢?還是就地鞏固戰果,以待來年開春?”

趙煦掃了一下垂拱殿裡,這是他滿意的結果。蔡卞是不偏不倚的中立派,蔡京是投機派,曾布、林希等是主和派,而章惇、黃履等就不說了,是主戰派。朝中局勢很平衡,章惇就算是獨相也好,也不是一手遮天的。

這種情形下,蔡京是絕不會開聲表態的,他要做的是揣摩上意,趙煦想和想打,他也就跟著,而且要搶先一步說出來。不過,蔡京也是徹頭徹尾的政治投機者,他早就暗中搭上了端王趙佶的線,隻不過做得很隱蔽,暗中讓人送些字畫給趙佶而已,連皇城司都無法探知。

然而沒想到的是,曾布是第一個跳出來的:“陛下,臣以為該提防遼國!”

“嗯?”

趙煦皺了皺眉頭,章惇也有點意外,以曾布粗淺的大局觀,他居然看得清遼國才是關鍵的主導?“背後肯定有人出主意了,不知曉是哪個……”章惇掃了一眼身邊的同僚,發現都好像在集中精力聽著曾布的話,沒有動作。也是,都是官場老油條了,演戲誰不會啊,單論演技,每一個都是影帝級彆的人物了。

“遼國與我大宋,一向麵和心不和。若我大宋大勝夏國,則遼國必然遣使調停。”曾布倒也不是肚中全無乾貨的,倒也點出了關鍵所在。“若遼國介入,則我大宋北方危矣。為今之計,就是主動停戰!”

這個轉折,倒也不顯得生硬,隻是主戰派的尚書右丞黃履一聽,立即冷哼一聲,說道:“陛下,此舉大大不妥。涇原路經略使章楶此前有奏雲:若得橫山、天都亦非常不世之功也。朝廷出師,常為西人所困者,以出界便入沙漠之地,既無水草,又無人煙,未及見敵,我師已困矣。

西人之來,雖已涉沙磧,乃在其境內,每天橫山聚兵就糧,因以犯塞,稍入吾境,必有所獲,此西人所以常獲利。今天都、橫山儘為我有,則遂以沙漠為界,彼無聚兵就糧之地,其欲犯塞難矣。我宋軍每每出擊,斬獲甚眾。大抵戰兵在外,則守兵乃敢堅壁。」

可見,若得橫山、天都山,則我大宋不必再擔憂黨項人大舉進攻,甚至可以逼得黨項人因無糧而自絕於沙漠之地。此乃千秋之功,豈能棄擲?曾樞密使此言不妥,非謀國之言!”

這番話,就差沒指著曾布的鼻子罵了:你丫的到底是不是宋人?怎麼儘是為契丹人、黨項人著想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