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經營打算,就好像我的報紙上寫的一樣,從此往後每一天,都會有隨機幾樣商品是打折的。這是招攬顧客、挽留顧客的一種手段,因為打折的,幾乎都是一些生活必用品,而且算是急用的,家裡沒了就必須要買的那種。比如蔬菜啊,糧食啊,油鹽醬醋茶啊等等。這樣一來,顧客就會每日都到我的‘家樂福’超市逛一逛了。至於不經常用的,也不等著用的,則很少打折。畢竟必用品的利潤,要比特殊商品的利潤高一些,不經常打折也是一種公平。正如我說的,顧客多了,就會進來比較‘家樂福’裡的商品,和外麵的商品價格差異。發現少了幾文錢,他們就可能買下來了。無形中,也會帶動其他商品的銷售。”
張正書把自己的經營理念一說,何胖子和林百間都驚為天人。不得不說,張正書這一手很漂亮,完全洞悉了人性。
而且,這種模式也就超市能玩,其他的雜貨鋪都玩不了,因為品種不夠多啊!
林百間感慨道:“賢侄,我算是服了,能將買賣做到這等地步,你也是敢想敢做啊!”
張正書“謙虛”地說道:“沒啥,也就是平時瞎琢磨……”後麵還有半截話,張正書沒有說出口:琢磨著怎麼把後世已經成功的模式放到宋朝來。
何紳這個胖子也心動了,他當然知道這裡麵有多大的商機,但他到底是個心眼極多的胖子,忍不住問道:“張小官人,誠如你所言,這‘家樂福’今日的盛況,也不過是一時的。若是以後達不到能賺錢的顧客人數,那又如何說?”
張正書自然明白,這何胖子的顧慮是怕他的“家樂福”超市吸引不來多少顧客。
其實,何胖子的潛台詞在座的都清楚,因為都是經商出身的,對於價格是非常敏感的。
如果“家樂福”超市能降價出售的話,那麼同樣的,在汴梁城中的店鋪、商賈是不是也會跟著降價呢?哪怕張正書是隨機打折,這件商品打折一天,那件商品打折一天。可如果人家把價格都降下來了,豈不是大家都賺不來多少錢了?
彆的不說,就是何胖子自家的“何家布行”今天也打折了。不止是“何家布行”,城中幾乎大半的商鋪因為“家樂福”超市的開業,也不得不“揮淚大甩賣”,差點弄出“xxx商鋪掌櫃跑路了,全場商鋪統統五折”的新鮮橋段來。
可以說,張正書的“家樂福”超市,已經成了攪動汴梁城商業的那根攪屎棍……好吧,雖然這樣形容不太好,但意思是差不多。就是說,張正書的“家樂福”超市已經成了汴梁城商鋪這堆沙丁魚中的鯰魚,讓這些商鋪都驚慌失措了起來,差點沒大呼“狼來了”。
因為打折,本身就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招數,價格戰一旦打起來,那就無窮無儘了。
何胖子心知肚明這一點,因為這些年來,他家的“何家布行”就是有著特殊的關係,能更便宜地拿到更多麻布和蜀錦,才做得風生水起的。至於絲綢什麼的,都隻是小打小鬨而已。也就是說,“何家布行”哪怕是平時,都比一般同行賺得多一點,打價格戰也很有優勢。
可像“家樂福”超市這樣,一降價就是兩成,哪怕是“何家布行”都吃不消了。不是說沒得賺,而是賺得微乎其微,等於白做工那種。所以,何紳這胖子不得不考慮清楚,要不要上張正書這條“賊船”。
“放心吧,我的‘家樂福’優勢無人能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