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割肉(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133 字 2024-03-23

沒錯,是個人都清楚,壟斷的生意最好做。但是,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你自己得有商品交易啊,你的商品對彆人都沒有吸引力,壟斷了這條商路又怎麼樣?可以對比的是,唐朝時漢人經營這條絲綢之路,把絲綢、茶葉、瓷器等等銷往西域,再把香料、瑪瑙、玉石等西域特產運回中原,能賺多少錢?

可西夏、回鶻人把控了這條商路之後呢,嗬嗬,沒有了絲綢的絲綢之路,還能叫絲綢之路嗎?可以說,西夏人、回鶻人賺的錢,就是個辛苦錢,跑腿費而已。

至於暴利,根本不用想。

可惜西夏人就是不跟宋朝玩,要是這兩國能握手言和,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絲綢之路,兩國都賺得盆滿缽滿了。

不過這樣也好,起碼宋朝沒有了絲綢之路,開發了另一條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彌補了絲綢之路的損失,甚至比絲綢之路賺得還要多。

想想也是,駱駝能駝多少東西而已?隨隨便便一艘兩三千料的船,都抵得上一百頭駱駝的載貨量了。再加上絲綢之路最遠也就能去到中亞而已,還是中亞的腹地,根本沒啥油水了。畢竟因為生態破壞,原本的綠洲變成了荒漠,不適合人類生存了,自然就荒蕪了下來。原本繁華的國度,現在成了一望無際的沙漠,不得不說是一個悲哀。

但大宋就不一樣了,因為絲綢之路沒了,隻能開辟海貿。

海上絲綢之路一通,彆說中亞了,就連東南亞、西亞……宋人都去到了,可謂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了。

而西夏、回鶻卻還在為一條沒多少利潤的絲綢之路爭得頭破血流,何苦呢?

當然了,宋人也不會輕言放棄的,不管是絲綢之路,還是幽雲十六州,那都是“祖宗之地”,肯定要不遺餘力要收複的。也難怪宋朝一直懟西夏了,其實這個戰略做得不錯,滅掉西夏之後,養馬地有了,河套有了,絲綢之路也會打通了……戰馬有了,錢銀有了,還怕懟不過遼國?

但實際上,西夏人也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直和宋朝打,也算是勝多敗少。

隻是這一次失敗太過嚴重了,不僅宋人會進攻,回鶻人也會聞風而來,想要分一杯羹。

腹背受敵的西夏,終於撐不住了,才向遼國求援的。如果不是,誰想被遼國敲詐呢?要讓遼國出手,西夏已經做好割肉的準備了。

看著嵬保沒、結訛遇在表演的李乾順,一直冷眼旁觀不說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