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內訌的事情,其實根本瞞不住誰。
畢竟這事鬨得太大了,數量如此眾多的將領、大臣,說殺就殺了。這還大敵在外呢,現在西夏國內已經人心惶惶,能不能抵擋得住還在磨刀霍霍的大宋西軍,都是一個未知數。更要命的是,一大批有本事的將領被清洗之後,軍隊已經有嘩變的跡象了。
事實上,西夏是一個全民皆兵的國家,哪怕是漢人,都會被強行征入伍,充當炮灰的。而成年的黨項人就更不用說了,一旦打仗,是肯定要全民披掛上陣的。這也是為什麼西夏人打仗打得那麼凶猛,卻始終無法突破固有土地的原因。
無他,西夏國力實在太弱了。
弱到一旦打仗,那國內的糧食肯定供應緊張。糧草供應不上,再能打的軍隊都成了軟腳蝦。
而且宋朝也不是軟柿子啊,他們也會變通的。知道在野戰難以打贏黨項人,所以就發揮了自己的優勢——國力碾壓,步步為營,通過修築堡寨,修築城池,一點點蠶食西夏的生存空間。
在這種高壓的狀態下,不少黨項人轉投了宋朝,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大宋的打手。可以說,大宋能把西軍練起來,這些大宋的打手出的力氣不小。
西夏在小梁太後的帶領下,年年打仗,西夏越打越弱,在第二次平夏城之戰後,宋夏之間的力量對比已經非常懸殊了。黨項人畢竟不多,也就一百多萬而已。要是還有數量龐大的漢人,西夏這個小國也就百來萬人口罷了。
黨項人青壯,在打了敗仗之後,已經所剩無幾了。如果再吃一次敗仗,那西夏存不存在都兩說了。一個國家連人口都沒了,那還拿什麼來統治?
再加上現在西夏內訌,絕對是宋朝滅西夏的最好時機!
不得不說,宋朝的情報機構也不是吃素的,這個情報以最快的速度傳回了大宋。
根據“黑客”的情報,宋朝內部已經製定了計劃,在不能打仗的冬日,開始誘降西夏的將領、大臣。
“趙煦也算是開竅啦!”
張正書感慨了一聲,覺得有點不可思議。按照大宋的性子,肯定是要堂堂正正把西夏弄死的,怎麼現在又不拘手段了呢?張正書左思右想都不太明白,最後隻能歸結到章惇身上了。這個小老頭,說是披著儒家的一層外衣,但實際上卻在用著法家那一套。隻要是對大宋有利的,怎麼做對章惇來說,隻要不涉及到原則問題,他都能妥協。
政治的藝術,就是妥協嘛!這也是為什麼章惇能獨相的原因,即便他不得人心,但他會辦事啊,能讓趙煦省心啊!
有這麼一個臣子,皇帝能省多少事?
“如果是章惇出手,那事情就說得通了。”張正書是知道的,大宋給降將的福利太好了,可以說是優渥都行。最起碼,西夏降將過來,還會得到重用,不至於坐冷板凳。這都是因為大宋的兵製問題,根本不怕將領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