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不得宋朝稅收那麼多還成天喊窮,原來是這樣……”張正書歎了口氣,心中有點鬱悶地想著。看來大宋這會,確實有點積重難返的跡象了。但也不至於完全沒救,張正書覺得,如果肅清吏治,扭轉觀念,大宋還是能救一救的。
思考間,前麵忽然出現了一陣騷亂。
“怎麼了?”
張正書心念一動,連忙拉著曾瑾菡就往沒人的地方跑,這禦道前麵都是百姓,要是引起了踩踏事件,那可是要死人的!
“小官人,小官人!”
史陌長得高,也瞧得見一些,他撥開人群找到了張正書,低聲說道:“小官人,俺瞧見了有人在鼇山那裡縱火,禁軍發現了,已經發散去追了……”
“有人縱火?”
張正書一愣,這燈山是竹棚紙紮的,哪裡經得起燒?一旦有人故意縱火,那就斷然救不了的。
果不其然,隻見那糜費巨萬的鼇山,已經開始燃燒了起來,宣德樓前一陣火光衝天,黑煙滾滾。不時有潛火兵上去,拿著唧筒噴水。好不容易才把火勢控製下來,鼇山已經燒了小半,其餘的燈山上的人物,也被熏得不成人形,黑乎乎一片。
好好的偌大一座鼇山,被弄成了這副模樣,張正書立即浮現出了兩個字——“陰謀”!
沒錯,這肯定是陰謀,想都不用想的。如果不是陰謀,怎麼可能會有人故意縱火?而且,這火一縱,就是兩處。先前高麗暗探所在是一處,這鼇山又是一處。這裡麵有什麼關聯?張正書開始沉思了起來,他覺得這一次大宋遇到麻煩了,而且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怪不得曆史上大宋最後還是退兵,退出侵占西夏的土地,我就說裡麵沒那麼簡單!”
張正書是知道曆史走向的人,結合曆史一推測,他就敏銳地把這毫無關聯的縱火案和即將展開的談判聯係在一起了。不用說,這肯定是敵國探子在搞亂,張正書用腳指頭都想得出來。如果是宋人,絕對不敢去縱火的。
“燒了高麗暗探的,應該是女真人。”張正書在心中分析道,“而燒了鼇山的,應該是契丹人!”
係統的聲音突然傳來:“你說得沒錯,本係統發現了契丹人的行蹤,他們已經遁入禦道後麵的一片民宅裡,不見蹤跡了。”
“這就是了,女真人怕宋朝支持高麗攻打他們,所以提前發難了。任何一個國家,都容忍不得在京城裡有彆國間諜在的,所以高麗的計劃算是落空了一大半。好心計,好手段,一把火就滅了高麗的雄心壯誌,怕是高麗人沒個三五年,是不敢對女真人發難了……”張正書忍不住讚歎道,他可是沒有這個心計的。
係統點了點頭,說道:“正史上,還有八年高麗才敢出兵打女真。”
“那契丹人縱火,肯定是與退兵談判有關了。大宋已經知道遼國的底線,耶律洪基怕也是猜到了,所以,他不惜動用潛伏在汴京城多年的間諜來縱火,絕非是打草驚蛇那麼簡單的。”張正書很想撥雲見月,可惜現在得知的消息還太少,他根本不能推敲出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