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七章:一力降十慧(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085 字 2024-03-24

見章惇說不出話來,張正書繼續窮追猛打道:“官家,其實道理是很淺而易見的。工具先進了,就能吊打一切。就拿我給你的配重投石機來說吧,比傳統的投石車輕便了不少,射程也遠了不少,再堅固的城池,被配重投石機打砸,也是能攻破的。夏國之所以隻能挨打不能還手,就是這個道理,我們的工具比夏國強,所以夏國就輸了。一力降十慧,便是如此。”

趙煦沉吟了一番,不得不承認這個道理:“不錯,是這個理。”

“我敢斷言,如果官家在火器上麵下苦功的話,那麼碾壓各國不是問題。”張正書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此事日後再說,你且說說看,治河一事?”趙煦總算是把張正書這天馬行空的想法給遏止住了,回到了正事上麵。

張正書也想起來了,當務之急是治理黃河。

“其實我的法子,都寫在密信上了。你覺得你能接受多少,你就接受多少。”張正書很實誠地說道,事關黃河中下遊數百萬、數千萬百姓的事,張正書根本不敢耍什麼小聰明。

趙煦問道:“你這法子治水,真的要十年?”

“其實嘛,要是想黃河不決口,不改道,一年就行。比如我說的,挖水庫,疏浚河道,築堤壩,就足以抵消黃河決口帶來的傷害了。但是想要徹底治理黃河,非十數年,乃至數十年之功不可。”張正書認真地說道,“黃河最大的問題,是泥沙。黃河流經的地方,都是泥土容易被雨水衝刷進河裡的地方,再加上黃河地處北方,又是冰雪覆蓋區域,冰雪融水很多,這就更雪上加霜了。”

一邊說,張正書一邊拿起鵝毛筆,唰唰唰地在宣紙上畫畫。

“官家,章相公,你們看,這是黃河,這是泥沙,泥沙一多了,河床就抬升。黃河本來就湍急,對河岸衝刷的力度遠邁普通河流,本來是還可以接受的。河床雖然提升了,但河麵拓寬了,也勉勉強強維持著原先的河道。但是,秦漢以來,對關中平原多破壞,森林砍伐一空,水土流失加重了,黃河拓寬河道的速度跟不上泥沙淤積的速度,所以就決口了……”

張正書說得深入淺出,還配以圖畫,讓趙煦和章惇對黃河的理解更深刻了。

“那你的辦法,其實就是利用甚麼水泥房子?”章惇一針見血地問道。

張正書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水泥房子有這個優勢,冬暖夏涼不說,還能抵抗地龍翻身。最關鍵的是,就算黃河決口了,也衝不垮鋼筋混泥土建築。在黃河邊上建沙場,是可以把黃河淤積的泥沙清理掉的。不過嘛,這市場的力量雖大,但由於鋼筋混泥土房子還沒興起,這個過程怕是要十幾年,才能見到成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