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東流、北流之爭(2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162 字 2024-03-24

“官家,那工部侍郎王宗望還臥病在床……”章惇提醒道,“若是將此結果告知,豈不是……”

言下之意,是怕王宗望一個激動,就此與世長辭了,那他們就等同殺人凶手了。

張正書卻說道:“本來就是錯誤的事,指出來又怎麼了?難道世人都像他一樣,揣著明白裝糊塗,連‘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的道理都不懂嗎?”

趙煦沉吟了一番,然後斷然說道:“張家小子說得沒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既然東流不可行,那就徹底推倒罷!”

張正書卻笑著說道:“這才是正確的做法,不要覺得契丹人會乘舟南下,難道我大宋水師連水戰都打不過契丹人嗎?再說了,黃河複道北流,我們甚至可以通過水師反攻遼國!”

“嗯?”

對於這個說法,趙煦是眼前一亮:“反攻遼國?”

“對,隻要有運兵快船,在和遼國宣戰之後,乘舟而上,在遼國沿海之地,攪個天翻地覆是絕對可行的。到時候,打不過就撤,契丹人也隻能是徒負呼呼。然後,再換一個地方打,如此一來,讓契丹人疲於奔命,更能通過乘舟,偷襲幽雲十六州。最起碼,到這裡,也就是泥沽寨附近,一路急行軍。要是運氣好,說不定能一戰而下。就算不能攻下來,也能牽製遼國大部兵馬,不敢亂動。到時候,戰場主動權,還不是掌握在我們大宋手中?”張正書眼前發亮,他這個辦法,其實就是模仿英國攻打蟎清的辦法。

蟎清都拿英國人沒辦法,更彆說連水戰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的契丹人了。

就是大宋太慫,不敢反攻,才導致有優勢都不會用。

章惇是打過仗的,一聽這個說法,立馬把目光放在了黃河北流,再腦補出幽雲十六州的情況,心中大為震驚:“這小子是隨口說說,還是早有計劃?不過,這個計策還真的可行啊!”

趙煦更是興奮,好不容易才抑製住了:“且慢,等朕滅了夏國,再來說此事……”

說罷,他率先打開了書房的門,走了出去。章惇的反應也不慢,拉了一把還在沉思的張正書,說道:“走罷,跟著官家去探望一下王侍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