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章:初到杭州(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34 字 2024-03-24

要準備的東西也不少,最起碼張正書要把六分儀,要把最可靠的指南針給鼓搞出來。

在曾瑾菡的幫助下,又有係統這個作弊器,六分儀其實很快就鼓搞出來了。難就難在,張正書居然在算數上遇到了困難。六分儀是用來測量某一時刻太陽或其他天體與海平線或地平線的夾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所在位置的經緯度的。

經緯度的概念,曾瑾菡也早就知道了。

但是複雜的算數,讓張正書直接丟了麵子。他用紙張都算不出來的經緯度,曾瑾菡在試了幾次之後,居然能用心算一下子就算出來了。張正書不忿氣,又拿出了神器——算盤。張正書的算盤也是經過苦練的,沒想到曾瑾菡用了幾次之後,甚至還無師自通了“珠心算”。

好吧,張正書又遭受了來自學神的打擊,不對,是暴擊。最後,張正書才不得不承認,在智力方麵,他是不可能比得過曾瑾菡的。

解決了六分儀,又製成了一個最可靠的指南針,時間已經悄然來到了四月下旬。坐著曾家船隊的船隻,張正書攜著曾瑾菡,帶著蘇熙、史陌、劉忠三人,開啟了下杭州之旅。

大宋的航運還算發達,大河大江之上,有著無數往來的船隻。

因為黃河解凍,所以憋了一冬的漕運,總算是能有個宣泄的地方了。在河麵上的船隻,呼喊著號子,有規律地穿梭著,顯得一片繁華。

但是,出了開封府地界之後,可以明顯地察覺到航運熱度的衰減。即便是在黃河之上,也往往是看不到往來船隻的,隻有曾家船隊一路開往江南去。半天,才能看到有其他船隻在江麵上慢悠悠地駛將過來。

“郎君,你瞧那船,還不及我們的船一半大哩!”

曾瑾菡的話,讓張正書點了點頭。這話不錯,大宋的船隻雖然樣式不少,但大船隻有海船,江河上的船隻若非是貨船,其他船隻都不算大。而曾家的這船隊就更不用說了,為了運更多的絲綢,曾文儼是下了血本,把這支船隊打造成裝貨最多的樣式,自然也要比普通的船隻大上不少。對比起其他船隻,更是像個大塊頭一樣。

大船有大船的好處,即便是沒有坐過船的史陌、劉忠二人,也隻是吐了三天而已。

當看到兩個麵色蠟黃的武人,張正書也是搖了搖頭,關切地讓他們多些休息,少些走動,才總算讓他們回過氣來。好在這兩人的身體素質真的一流,居然挺了三天就挺過來了,不再嘔吐不說,甚至還能在船上行走如常。

看著大江南北的景色,張正書也是一陣恍惚。

這才是沒有汙染的,沒有霧霾的時代啊,可惜人類要發展,大宋要打敗一溜敵人,就必須開展大作坊計劃。有了工業,肯定就有汙染。張正書能做的,就是儘量把作坊設立在無人區,讓環境少汙染一點。

“可惜沒有路過山東,不知道那梁山水泊到底有沒有聚起水賊來……”

Tip:移动端、PC端使用同一网址,自动适应,极致阅读体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