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拿到治水大權!(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158 字 2024-03-24

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張正書太明白宣傳戰的威力了,宣傳戰用得好,不下於數十萬刀兵。

很顯然,西夏裡麵黨項人和漢人的關係也很緊張。瞧瞧漢人大族掌握西夏權柄,就知道漢人和黨項人相處得肯定不是那麼和諧的。再加上西夏不過三百來萬人口,漢人就占據了七成之多,甚至這可以視為一場內戰。

正是用上了這麼一個宣傳,西夏都城興慶府裡的抵禦決心,已經被削弱了不少。更何況,宋朝西軍還保證了破城之後絕不會屠城,隻要投降就免死,這樣一來,西夏軍民更是無心打仗了。

要知道,西夏因為連年打仗,連年乾旱,河套已經歉收很久了,牛羊也是極為瘦弱。

這樣的西夏,早已外強中乾,不得不行險去掠奪富庶的大宋。但大宋開始反擊了,西夏就頂不住了。

不過,西夏能建國,能在曆史上存在這麼久,自然是有其韌性的。一時間,大宋怎麼都攻不下興慶府,戰局陷入了僵持。張正書知道,如果按照曆史上她的性子,她肯定想著投降遼國算了,最起碼還能惡心一下大宋。

但是,現在不同了,小梁太後投降遼國,就是自尋死路。遼國擺明了要她的命,扶持李乾順上位。這樣的投降,豈不是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說實話,除了宋夏世仇之外的緣故,小梁太後寧可投降宋朝也絕不投降遼國。隻不過現在興慶府中還有餘糧,還有抵抗的力量,所以小梁太後在死撐,看有沒有奇跡出現的那一日。

戰事糜爛,宋夏兩國都默不作聲,看誰的國力更加強,看誰的忍耐力更強,看誰能撐到最後。

不過,對張正書來說這已經無關緊要了,他最在乎的,還是治水的事。

要知道,即便前方攻擊再順利,可黃河一決口,大宋就立時撐不住了。治水,是中原朝廷的大事,斷不可能像金元那樣,不顧百姓生死的。所以,國庫空虛的情況下,肯定是要調回西軍,固守已經占領的城池,然後騰出軍費來治理黃河的。

不得不說,黃河太會挑時間決口了。

偏偏就是今年,偏偏就是宋滅西夏的最關鍵一年!

要不是黃河常常幫倒忙,怕是宋朝早就積蓄足夠的國力,一把將西夏踩死了。不然的話,西軍怎麼可能隻有區區二十多萬人?除了宋朝防備西軍坐大的因素之外,就是實在養不起這麼多兵了。要知道西軍可不是那些已經糜爛的禁軍可比的,不管是甲胄、軍械、戰馬,都是軍中一等一的配備,連軍餉也是最多的。養這樣的兵,實在太吃力。

不管怎麼說都好,黃河水位上漲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