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員外當然不屬於隱形富豪的行列,他不過是因緣際會,才能盤得下這麼大一塊地做生意。可惜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罷了。不過,曹員外也還有其他進項,倒也不怕家道中落。
張正書能這麼大方,不是因為他這一世是北方人就改了性子。他始終認為,做商人嘛,不錙銖必較,那還算什麼商人?隻不過現在他的“錢”挺多的,還是張根富放高利貸得來的不義之財,所以他用起來沒有絲毫心理負擔,一個勁的花,使勁花!
當下,驗過地契,簽字畫押之後,曹員外催促道:“快去官府蓋印罷,不然這就是犯法了……”
“不急不急,這周邊的地,是哪家的?我一並買了……”
張正書這句話說出口,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
曹員外都有點震驚了,這方圓可是幾十畝地啊,就算是在造船作坊林立的杭州城,也算是最大的那種造船作坊了!也就是官營的造船作坊,堪堪能比擬罷了。
“小官人,你真個要建造船場麼!”
這兩個牙人異口同聲地問道,眼睛裡滿滿都是驚訝。
“不錯,這還有假?”
張正書覺得好笑了,他什麼時候說話不算數了?好吧,善意的謊言是有的,但這種事他從來不會開玩笑。
“這……”曹員外苦笑道,“這些土地都是我的,之前我曹家拿下了這些地,原先想著能成個坊市,不曾想在那一邊,坊市先一步建起來了。一步錯,步步錯,我隻能開個米行來對抗。唉,往事不要再提,說多了都是辛酸淚啊!”
張正書十分同情他,然後露出了獠牙:“既然曹員外手裡捏著這般多土地也無用,不如賣與我。我給的價錢,不會讓你吃虧的……”
這句話是挺實誠的,從升值的角度來說,曹員外買地和賣地之間,足足賺了十幾貫錢的差價。這還不過是三畝地,要是把這幾十畝地都賣給張正書了,那賺的錢就更多了。
“曹員外,你就考慮考慮罷,這地也種不了桑麻,也當不成良田,捏著也毫無用處啊!”
這兩個牙人知道,富貴與否在此一搏了。這般龐大的土地交易,可不是每天都能上演的。
雖然宋朝不抑兼並,但是土地的稅賦加上免疫稅太多,苛捐雜稅也不少,再加牙錢,買賣土地並不算賺錢。要不然,杭州城的地價哪裡會這麼低?也唯獨聚集了一國資源的汴梁城,才能是寸土寸金。就連洛陽、長安、大名府之類的大城市,地價最高也不過是三十貫錢一畝罷了。
付出和收入不成對比,除了種桑養蠶紡絲的商賈之外,有誰肯在杭州城大肆購地?平日裡交易最多的,居然還是屋宅。屋宅交易中,雖然牙錢(傭金)也不少,有個百分之六左右。可怎麼算,也比不上田地交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