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技近於道(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405 字 2024-03-24

“我自然是有把握的,你見我什麼時候做過沒把握的事?”

張正書笑道,“你不用擔心,這海船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海船……”

“小官人,你之前說過,實踐出真知,這你都沒有實踐過,又怎麼知道這海船可行?”蘇熙不服氣地說道,這是道理之爭,他理直氣壯。

張正書也知道,這件事不知道怎麼解釋好。難道說他是生而知之,能一拍腦袋就能畫出一張毫無破綻的圖紙?這話說出去,也要人信啊!再加上張正書是個典型的“內陸人”,這輩子剛剛才“第一次”見到大海,就能畫出海船,這不是天才,這是妖孽!

反正,蘇熙是不相信的。

嗯,換做是張正書自己,他也不相信。

幸好張正書的腦袋轉得快,立即說道:“對,你提醒了我,是要做個實驗才行。這不是在招募造船匠嘛,造船之前,都要做一個船體模型,來驗證這船到底能不能成。這樣吧,我叫那些造船匠,先打造一艘等比例的模型出來,放在水中試一試,你看怎麼樣?”

蘇熙是個典型的科學狂人,見張正書知錯就改,立即說道:“這個法子好!”

“那就這麼說定了!”

張正書也是暗道好險,要知道宋人都很固執,沒有說服力,怎麼可能說服那些傳承了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手藝的匠人,更改技藝呢?要知道,一條船,可是數條甚至數十條上百條的承載之重,一旦在海上翻覆,那就是造孽!

造船匠也好,船工也罷,都無比敬畏生命,所以他們都顯得很固執。

張正書貿貿然拿出一張圖紙來,叫他們照著打造一艘船,有良心的造船匠,都不會動手的。這是行規,是金錢無法擊穿的道德底線,閃爍著人性的光芒。這,也是老祖宗的智慧。要知道,越是保守,越不容易出問題。而激進,往往是需要付出極大代價的。生命換來的啟示,中國人一向無比尊重。

所以,在得到蘇熙的提點之後,張正書立馬想到了船體模型這個東西。

這個,並非是張正書首創的。在古代,開建新船的時候,都要建立一個小船模型。隻有這個小船模型禁得住考驗之後,造船匠才會按照比例將其擴大。最終成為一艘大船,比如隋煬帝的龍舟、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幾乎都是這麼來的。

“好險……”張正書拍著胸口,暗歎自己的運氣不錯,要不然險些就鬨起矛盾了。而且這個矛盾,是張正書下意識以穿越人士思維代入的,殊不知這往往犯了經驗主義的錯誤。要知道,宋朝人也是人,他們也會對自己的經驗有自信。沒有鐵一樣的事實,能輕易說服他們嗎?

其實,他對這圖紙上的船,信心也不是很足。要知道,這可是係統根據全景預演,結合數種風帆船隻的優點打造而成的。雖然

係統說絕對萬無一失,但張正書覺得,現實還是有差距的。畢竟再厲害的人,都未必能想象得到海洋上會出現什麼樣的複雜狀況。找一個小船模型來驗證一下,多一層保障,張正書的心也更加安定一些。須知,日後他可能就乘坐著這樣的海船,揚帆出海的,對自己的生命安全再怎麼重視都不過分啊!

張正書是說做就做的人,但現在天色已晚,此刻想做什麼都來不及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