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低估了(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87 字 2024-03-24

蔗糖作坊的事,並沒有耽擱多長時間。接下來張正書他們就開始走陸路到了廣南西路,一路上配備了藥物,才險而又險地避過了叢生的瘴癘。其實這藥品,就是防蚊藥袋,是係統提供藥材清單,張正書讓人做了不少隨身攜帶著的。除此之外,還有隨時可以用藥的臭蒿。

張正書知道,一旦在這地方感染了瘧疾,不及時醫治的話,恐怕就真的交代了。

好在張正書停留得也不是很久,再加上宋朝這時候的廣南兩路,已經沒有之前那麼多瘴癘了,所以都平安無事地離開了廣南兩路。

再加上張正書傳下去的防蚊藥材,以及治療瘧疾的奇藥——臭蒿,也就是黃花蒿,已經讓廣南兩路的百姓受用良多了。畢竟黃花蒿在大宋境內隨便找都能找得到,得了瘧疾之後立即采來煎服,再外敷,瘧疾是猖獗不了多久的。其實,在宋朝之前阻礙漢人開發江南以南地區的,就是那恐怖的瘴癘。但現在瘧疾能治,百姓還會用艾草熏殺蚊子,廣南兩路除了暑熱、濕氣交蒸之外,和大宋其他地方沒啥兩樣了。

“郎君,這黃花蒿真的能治瘧疾?”

曾瑾菡有點好奇地問道。

“嗯,絕對可以,但如果你用青蒿,那就治不了了。”張正書說道,“回去後你可以用顯微鏡觀察——雖然也觀察不了什麼,反正這黃花蒿裡麵含有青蒿素,青蒿素能殺死體內瘧原蟲,達到治療的目的。之前我說過了,瘧疾是經按蚊叮咬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青蒿素能殺死這些瘧原蟲,瘧疾自然就好了。”

“那郎君怎麼不留名呢,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啊!”

曾瑾菡有點不明白。

張正書笑道:“其實這臭蒿早就被人用作藥了,《神農本草經》裡就有,隻不過被歸屬為青蒿罷了。但沈夢溪的《夢溪筆談》裡寫明了兩種青蒿是不一樣的,我把臭蒿叫做黃花蒿,彆名臭蒿,就是為防止百姓誤用而沒取到療效。至於為何不留名嘛,我又不是大夫,留名對我有何益?隻不過我恰好知道臭蒿能治瘧疾罷了。”

史陌則感慨:“世人若都像小官人一樣不好名,豈會有如此多的紛爭?”

張正書也沒說話,他隻是覺得做了一件很微不足道的事罷了。他的主要目的,還是要儘快把廣南兩路變成後世那樣的魚米之鄉,這樣一來,糧食有了保證,人口會繁衍開去,作坊也能吃上人口紅利而興起,海貿也會更加繁榮。其實,即便是張正書不這麼做,在二十八年後廣南兩路一樣會被這麼開發的,張正書隻不過把時間提前了一點罷了。

再加上臭蒿入藥早就被老祖宗發現了,隻不過還沒有能意識到臭蒿能治療瘧疾罷了。張正書隻不過提了一個用法,自然不敢留名。

可以預見,在沒有瘧疾困擾之後,廣南兩路將會以怎麼樣的速度發展。

張正書對廣南兩路的期待,甚至超過了荊湖兩路。畢竟廣南兩路都是有出海口的,一旦成為良港,潛力非同小可。再加上氣候適宜,是最適合種植兩季稻、甘蔗等作物的地方。這樣的寶地,一旦徹底開發了,潛力有多麼驚人?更重要的是,張正書把兩地弄得繁華富裕了,稅收增加了,交趾肯定在一旁窺視的。

一旦交趾人膽敢再次入侵,估摸宋朝統治者也不能再坐視不理了。

不錯,這就是張正書的“險惡用心”!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