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書倒是沒有預料到,他不過是想弄一個沼氣池,弄一個簡易的爐子而已,居然這麼受歡迎!
這不,連施工隊都一擴再擴,都沒辦法做得過來——供不應求啊!
這倒是有點衝擊蜂窩煤的銷量了,不過蜂窩煤還是有優勢的,最起碼在煮粥、煮水這方麵上劃算多了。畢竟那簡易的燃氣灶,需要用錢買夜香,這錢已經挺高了。弄得連夜香郎收夜香都要付錢了,沒辦法啊,這汴梁城的百姓早就有市場意識了。以前呢,是百姓給錢給夜香郎倒夜香,現在是夜香郎給錢收夜香,一進一退之間,是城市文明的進步!
這倒是便宜了普通老百姓了啊,蜂窩煤是麻煩了點,但是便宜啊!
沼氣爐子是好用,還有個專門調節火力的開關,炒菜也不怕糊了。可是成本高啊,弄一個沼氣池,造價可是在五百貫起步的。這還是小型的沼氣池,要是大的,比如酒樓那種,起碼在兩千貫。可是你沒沼氣池,酒樓的生意就好不了了。客人進酒樓,不就是圖個新鮮麼?這廚子的廚藝,很大一部分得看火候,沼氣爐子弄出來的炒菜,就是比其他爐灶弄出來的好吃,你不跟進你就沒生意,你跟不跟?
於是,沼氣池從樊樓開始,大大小小的正店、腳店都弄了一個。
張正書也沒想到,就他沒管李家村這邊幾個月的時間裡,居然弄出了個沼氣的時尚,還直接有了上萬貫的生意!
彆家都有了沼氣池,張家能少得了嗎?
這不,張正書有點感慨,除了爐子是直接通氣的,隻做了一個調節火力大小開關的閥門,還需要拿火折子點火之外,這爐子和後世也沒啥兩樣了。額,不對,還是有點差彆的,最起碼樣式挺大的。沒辦法,技術達不到後世那個高度,隻能傻大黑粗了。
做好早飯,和曾瑾菡吃了之後,就乘坐著四輪馬車往汴梁城趕去。
一路上,居然遇到了不少四輪馬車,雖然大部分是山寨的。不過這也說明了,張正書在宋朝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呐!
“郎君,你怎麼不管管那些人!”
曾瑾菡瞧不過眼了,“他們都是拿來就用啊,這不是形同偷竊麼!”
張正書也是無奈,彆說在宋朝了,就算是在後世,也拿山寨沒啥辦法?後世的人,一不小心就中雷了,什麼雷碧、康帥傅、詠動、依利、香飄香、加鄉賓、特倫舒、治治瓜子……數都數不過來,包裝幾乎一模一樣,可味道就不對了。跟著四輪馬車一樣,看模樣一絲不差的,可坐上去天差地彆。中國人的逆向測繪仿製(山寨),那是有悠久曆史的!
沒辦法,誰叫中國人好臉麵,買不起真品,隻能買個山寨的了。
這不,要是山寨貨,都不敢讓人坐上去——坐上去就露餡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