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菁最犯趙煦忌諱的是什麼呢?就是去討好向太後。
雖然忌憚向太後的身份,趙煦不好去動她。因為女性在宋朝的政治格局裡,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旦趙煦動了向太後,就是“大逆不道”,這是有失君德的事,會大失民心的。甚至,處理不好的話趙煦會被天下人所唾棄。而向太後也算機警,在高太後薨了之後,她就深居簡出,對任何事情都不發表意見。
但向太後不是好惹的主,她見趙煦遲遲沒有子翤,就暗中支持趙佶,經常召見趙佶。其次,向太後也對劉清菁很好,因為她想要保住眼下的地位,就不得不再扶持一個支持她的人。至於趙煦的生母朱太妃,則是一個毫無主見的婦人,可以說是半點心機都沒有。其實,朱太妃能成為妃嬪,完全是個意外。可以說,趙煦的出生,也是一個意外。
那一日,天氣不晴不朗,風也不算太好。宋神宗不知道為什麼,就看上這個朱氏了,寵幸了之後生下了趙煦、趙似還有一個徐國公主。因緣際會,趙煦被立為皇太子,宋神宗死後自然就當了皇帝。但那個時候,趙煦才十歲,卻已經極有主見了。隻可惜高太後以輔佐之名攝政,把趙煦當成了傀儡。再加上朱氏不懂抗爭,因為朱氏性格溫順恭敬,對人十分溫和,不乾預朝政,也不以自己是皇帝生母而自傲。高太後不喜歡朱氏,甚至還經常訓斥她。
因為這個緣故,趙煦把高太後恨之入骨。
趙煦早就想把朱太妃變成朱太後了,但是他要封自己的生母為太後就需要廢掉向太後,向太後並沒有過失,並且他也沒權利廢父親的正妻,一意孤行隻怕會留下昏君的名號。
而向太後的手段也很厲害,先是下令提高朱氏的地位,為她居住的地方建立宮殿,稱“聖端宮”;改乘車為乘輿;可以由宣德東門進出宮廷;百官上箋稱“殿下”……但無論如何都好,都不肯鬆口把朱太妃變成朱太後。
朱氏也常常勸趙煦,不要為她著想,她不在乎虛名。
然而,趙煦卻把向太後恨上了。如今劉清菁去討好向太後,正正犯了趙煦的忌諱。
劉清菁雖然手段狠毒,且不擇手段,但她這舉動真的是昏了頭。趙煦是不想管後、宮那些事,但不代表他能容忍得了這個。
這也是為什麼趙煦在聽了翰林醫官的診斷後,順勢就斷了和劉清菁的情,任她百般求見,都不曾心軟。劉清菁就更慌了,雖然她也有耳目,知道趙煦的隱疾,可慌不擇醫之下,繼續抱緊了向太後的大腿。如此一來,更是讓趙煦惱恨了。
“劉賢妃不甚賢淑,不可為後。”
趙煦歎了口氣,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話說,為何姓張那小子,能忍得住不納妾?”
也對,趙煦是個典型的男人,是錢、權、色缺一不可的。在他看來,男人嘛,總得要喜歡兩樣才行。張正書是有錢了,但他居然不好色,趙煦就非常納悶了。
“明日他來之後,須得問問他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