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八章:攪局者(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288 字 2024-03-25

“這就對了!”張正書在心中說了一句,耶律洪基不久於人世,這是可以確定的。所以,遼國會不會接受西夏的投降,也是兩說。不過,以遼國自大的心態,張正書認為很有可能耶律洪基會賭一把。

畢竟宋遼已經好幾十年沒有發生大規模衝突了,雙方都很克製。

這就給了耶律洪基很大的信心,因為耶律洪基不傻,雖然他不怎麼喜歡打仗,隻喜歡玩樂,喜歡圍獵。可這並不妨礙耶律洪基的眼光,他知道,一旦宋朝得到了河套之地,那將會是實力上的劇變。

遼國和宋朝之間,差了什麼?

其實大家都心知肚明,就是一塊低成本的養馬地罷了。當西夏和遼國聯手遏止住宋朝的馬源,就足以導致宋朝如今的模樣——缺戰馬。沒錯,其實宋朝不缺馬,民間有很多馬匹。但是這些馬匹,並不能作為戰馬,隻能算做是駑馬。不堪大用不說,就連做駑馬拉車,都有點勉強了。

可一旦宋朝得了河套之地,那就是輪到遼國不好受了。

讓敵人難受,就是得利。相反,如果任由著敵人得好處,那自己的下場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去。不管怎麼說,遼國都應該和西夏達成協議的。明麵上西夏是向遼國投降了,但遼國可能隻會提供少量糧食援助而已。

這些,都在張正書的預料之中。因為遼國不可能出兵的,一旦遼國出兵,就會激化宋遼之間的矛盾,得不償失。但是,遼國會進駐河套,斷了宋朝的念想。最後,三國會找到一個平衡點,然後準備坐下來繼續扯皮了。

很無恥吧?

你想得到的,就是不讓你如願;我想得到的,我就能不擇手段去得到。你看我不順眼?有本事你打過來啊!

大體上遼國就是這麼一個心態,賭宋朝不會和它發生戰事的,可能摩擦會有點,但也不至於弄成一次大戰。沒錯,這就是賭徒心態了,玩的就是心跳。

當張正書說出自己的判斷後,周銘也很認同:“那些契丹人,都不是甚麼好人!”

張正書樂了:“朝廷裡哪有好人呐?好人在朝廷裡,早就死了!”

“嗬,那倒是!”周銘樂得回了這麼一句。

“遼國那邊暫且不說,女真人有消息麼?”

張正書最為擔心的就是女真人了,沒人比張正書知道女真人的潛力。說實話,草原上的部族,幾十年間興衰都很正常。為什麼呢?說是女真人部落,或者說契丹人部落,哪怕是遼國,它仍然是一個多部落的王朝。草原部落就這麼個尿性,誰強大誰能獲得利益,他們就跟誰走。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