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二章:理念衝突(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323 字 2024-03-25

張正書把“財政預算”的概念一說,趙煦都驚呆了:“你是說,可以一年批一點錢給西北禁軍建造堡壘?”

“當然啊,這是最優解。我估計,一年一百五十萬貫就行了,起碼能建造起一千個堡壘!或許,連一百五十萬貫都未必要,因為材料運輸非常困難。按一百座堡壘算,也僅需要十五萬貫罷了。”張正書有點無語,趙煦真的想一步登天嗎?“要想提升運力,必須修築一條水泥路通往西北。這裡麵的投資,才是大頭!”

張正書算了一筆賬,讓趙煦明白了一點,原來財政管理真的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轉的。

“……大概就這樣了,要是真的想玩這個模式,起碼得準備兩百萬貫錢銀,修一條水泥路通往西北。當然了,如果僅僅是想保住糧道的話,那恐怕十餘座堡壘也就夠了,這樣壓力也不會很大。”張正書給出了選擇題。

趙煦沉吟了好久,才對群臣說道:“諸卿以為如何?”

這時候,一直沒說話的章惇突然站出來說道:“臣認為張大夫所言極為可行,若隻花十餘萬貫錢,就能保住糧道,可以一試!”

宰相都表態了,剩下的文官卻不出聲,擺明了是要和張正書對著乾。

隻有一向正直的蔡卞說道:“陛下,臣也認為可以一試!”

接著,就是章惇一方的文官敷衍地表了一個態。

蔡卞補充道:“陛下,張大夫所言‘財政預算’一事,是否能讓戶部也如此運作?若有‘財政預算’,國庫壓力想必要減輕許多。衙門想要用錢,必須書麵呈上預算,戶部才能批下錢款。如若用之不當,還能根據檔案根查!”

趙煦大喜過望,說道:“善!”

今天的常朝,太多驚喜了,趙煦都無法掌控局麵。

好在除了張正書這一個怪胎之外,彆的倒是沒有什麼波瀾,再把戶部的事情捋了一遍,趙煦就宣布常朝結束了。群臣依次退出垂拱殿,但趙煦卻讓張正書留了下來,劈頭就問:“你想做甚麼?!”

“沒想做什麼,就是見識到了所謂朝廷重臣的嘴臉,不想乾了而已。”張正書很平靜地說道。

趙煦沒想到張正書這麼直白,一口氣頂在胸口,半天都舒緩不過來,然後怒極反笑道:“那在你心中,朝廷重臣是要甚麼樣的嘴臉?”

張正書卻問了一個問題:“一群高高在上的官員,連百姓疾苦都不知道,他們能製定得出什麼政策,讓大宋受益?說來說去,還不是為了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利益?就好像剛剛,他們提出的見解,建議,怕是連你都覺得好笑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