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二章:軍心可用(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441 字 2024-03-25

“嗯,朕確有此意。對了,姓張的小子已經成親了?”趙煦問道。

“回稟陛下,張大夫確實已有家室,乃是城中絲綢商賈曾家之女。”彭元量連忙回答道。

“這樣罷,待得此事完了,如果那小子能震懾住夏遼兩國使臣,那朕就賜一個‘命婦’頭銜給曾氏。”趙煦想了想說道。

所謂的“命婦”,其實就是“誥命夫人”,隻不過是宋人的習慣說法罷了。自漢朝起,皇帝對於王公大臣們的妻室、母親等女性家眷進行加封,稱作“誥命夫人”,這些誥命夫人從自己夫君或者兒子的官階品級。更多的時候,還有一個比較熟悉的統稱,稱作“命婦”。宮廷之女眷稱作“內命婦”,外臣之身有誥命者稱作“外命婦”。

彭元量一聽,連忙說道“遵旨!”但心中卻感慨道“這姓張的,聖眷也太重了罷!”這不是彭元量隨口說的,而是實話。要知道,讀書人也好,武人也罷,但凡做了官,最希望的事是什麼?封妻蔭子啊!

所謂“封妻”,就是指朝廷以誥命的方式封賞官員的正妻,也叫做誥封。“誥命夫人”會有俸祿和賞賜,但沒實權。有代表身份和地位的冠服,不同品級的頭飾和服裝不同。一定品級的命婦還可以參與宮廷大典、進入後宮等。可以說,在古代這時,女人的巔峰,除了做皇後就是做“誥命夫人”了。

如果給張正書知道這事,肯定是不屑的。說白了,朝廷就是想通過“誥命夫人”這個形式告訴天下人,女人的地位就是這樣了,甭想再進一步!為啥要這樣?就是為了固定女性的角色,使得廣大社會女性自覺地以綱常禮教約束和規範自身。

說得簡單一點,就是女人嫁了人之後,就要相夫教子,除了鼓勵丈夫努力考科舉當官,努力升到五品以上,自己就有機會當上“誥命夫人”了;要不就是從小教育兒子,把“當大官”作為人生目標,做老媽的才有可能被封為“太夫人”。

看看,有這樣的老媽,有這樣的環境,官本位的思想能不重嗎!

當然了,從趙煦的角度看,這樣的手法是極為有效的,甚至對穩定社會,穩定江山起了很大的作用。作為皇帝,用這樣的手法無可厚非。

至於張正書怎麼看?

趙煦哪裡會理會張正書怎麼看!這是趙煦的地盤,全都由趙煦做主!

這不,張正書已經開始吐槽趙煦“無良”、“黑心”了“特麼的,還是人麼,大過年的居然要我加班,又不見你給三倍工錢?幸好隻是一天,不然的話我就撂挑子不乾了!”

心裡雖然這麼吐槽,可張正書的手腳還是很快的。當他拿著兵符去調兵遣將,那些受訓過的校尉,最多隻用了半天時間就到位了。

到位,自然是到南禦苑集合了。

撒網式的散出傳令兵,總算是讓這些人順利到位,張正書的心放下了一半。幸好這些丘八不像後世的大學生,軍訓剛剛完第一天,就把軍訓的內容忘得一乾二淨了。哪怕是要補修軍訓的,也是拋諸腦後,來年再說。

南禦苑,在汴梁城城南的南熏門外,夾道為兩園,園中有閔河水支流貫穿,又名玉津園。南禦苑建於後周顯德年間,是汴梁城四園苑中最早的一座園林,內有方池、圓池。原本為車駕臨幸遊賞之所,也是皇帝藉田的所在地。換句話說,皇帝表演“親耕”的地方,就是在這了。

南禦苑內裡有一支由軍校兵隸及主典組成的服務隊伍,以三班及內侍監領。主要任務是“歲時節物,進供入內”,為此,這裡種植了大量的農作物,僅麥子的種植麵積就占據了園的一半麵積,還種有桑、稻等農作物。每年仲夏麥收時節,皇帝都要親自前來觀看麥子收割。除了麥、稻等大宗農作物之外,這裡還種養了各種奇花、異果、珍禽、怪獸。這麼說吧,南禦苑其實就是宋朝的動物園,隻不過尋常人是不能進去看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