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八章:主動權(1 / 2)

大宋好官人 飄依雨 3590 字 2024-03-25

彭元量不敢勸,因為他不懂兵法。

其實,如果彭元量懂兵法,能領兵打仗的話,他才是最佳人選的。

趙煦最放心的人,就是彭元量了。貼身侍衛啊,趙煦不放心彭元量,還能放心誰?說句實話,趙煦每天見得最多的人,就是彭元量了。就連妃嬪都比不上彭元量,趙煦信不過彭元量,還能信得過誰?

偏生彭元量這人武力不錯,但腦子卻沒有多少大局觀。作為一個將領,沒有大局觀是最致命的。有勇無謀,隻能做猛將。可到了宋朝這會的戰爭,猛將對戰爭的左右,已經太小太小了。

“你去把張卿叫來,我先問問他的意見……對了,叫停泊在黃河出海口的水師,可以伺機而動了。”趙煦當然記得用水師反製遼國的策略,他也很有信心,如果是局部戰爭的話,大宋水師是無敵的。最起碼,在周邊國家之中,沒有一個國家是大宋的對手。

張正書被沒頭沒腦地叫到皇宮大內,迷迷糊糊地就見到了趙煦。

“臣恭請聖安……”

張正書見趙煦氣色還是不錯的,估計一年內都沒啥大礙。

“張卿啊,來來來,坐!”

趙煦反常的態度,讓張正書立馬警覺了起來。

要知道,這宰相到了垂拱殿,都未必有賜坐的待遇,趙煦這麼“款待”張正書,怕是有什麼事相求?

“謝官家賜坐!”張正書倒是學會了禮儀,也不拘謹,大大方方一拱手,然後坐了下來。

趙煦站起身來,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說道:“契丹人攻打雁門關了。”

“啊?”

張正書的演技恰到好處,表現出一副驚訝不已的模樣,其實張正書早就知道實情。與其說遼國攻打雁門關,倒不如說是佯攻,或者說是武力威脅更為合適。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很簡單,就是契丹人集結了二十萬軍隊,然後突然攻城,但是在雙方都死了幾百人之後,遼國又撤退了。反複這麼幾次,雁門關的守城禁軍有點吃不消了,然後遼國突然又停止了攻擊。

意圖昭然若揭了,就是想武力威脅大宋:你看到沒,我想攻破雁門關,那是分分鐘的事。你最好識趣點,乖乖地放過西夏,不然的話,我就來真的了。

武力勸諫到了這個地步,趙煦豈能不明白?隻是趙煦也是個要麵子的人,哪裡會就這麼就範!

當趙煦沉聲把事情說了一遍,張正書在心中想道:“這趙煦想乾嘛,難道要我出個主意,怎麼勸退遼國二十萬兵馬?”

“官家,難道你沒有安排水師沿河而上,威脅幽雲十六州嗎?”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