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琳琅噙著笑意,聲音慣常慵懶,“這緣份還真是件有意思的東西,剛剛進院子裡,我一見著那孩子便喜歡上了,要不這樣吧,芸娘這兒已有了兩個,弟妹帶來的那個,便讓我帶回蓮華苑裡養著吧。”
鄭氏一驚,“這怎麼行,這輩分也不對啊!”
宋琳琅卻道:“有何要緊?孩子喚我祖母即可呀!”
鄭氏一時沒了話,這位姑姐一個人過了這麼些年,要是突然有了養孩子的想法,就算是想要觀音座前的童子,國公爺也得想辦法給她求來。
半晌才複又開口:“姐姐能有這想法,父親和母親都該高興,既然姐姐真心喜歡,也是這孩子的福份。”
傅芸驚訝得說不出話來,姑母竟要把這宋淳的孩子領過去養著,日後曉得了真相該怎麼辦?她眼含歉疚看向她,卻也不好再多說什麼。
宋琳琅哪會真心想養孩子,她不過是想將這孩子先領回去養幾天,找個機會稱厭煩了,再給那家送回去,反正她就是這麼任性,誰也管不了。鄭氏再想弄進府裡來,那便是妄想。
“跟著我一個寡居婦人,福份談不上,倒也不會虧待了她!”宋琳琅語氣疏淡得,如同領養一隻貓狗一般,她起身道:“我這個就是個急性子,走吧弟妹,把孩子帶去我哪兒瞧瞧去,需要些什麼人什麼東西,你也幫著我安排安排。”
鄭氏已是騎虎難下,若是鬨起來,查出孩子的真實身份,她那兒子少不得挨一頓鞭子。
兩尊大佛一走,傅芸大鬆一口氣。
朱媽媽麵露憂色,她本意是想讓大姑太太給夫人施點壓力,哪裡曉得她竟要自己把孩子帶回去養著。
傅芸又一細想,依著姑母的身份,養這孩子也不無不可,若是細心教導出來,乖巧貼心,知冷知熱,也不至人一個人過得這般寂寞。
臘月十五,傅芸帶著宋硯宋筠一起去給老太君請安。
又是一屋子人。
她來得並不晚,楊氏過來笑說:“芸娘,昨日聽說姑母領了個孩子回來,可把祖父祖母給高興壞了,今日一大早,就都來看孩子來了。”
楊氏一邊說,一邊牽過宋硯,一邊又很是親熱地抱起宋筠,“這孩子長得可真招人疼呢,往後我們霖哥兒可都有玩伴了。”
“是啊,婉姐姐,添丁進口,往後隻會越來越熱鬨的。”傅芸隨著楊氏朝裡走著。
老太君的笑聲較往日更爽朗,不用猜也知道,今日的重頭戲是宋琳琅領了個孩子。
傅芸也知道自己領不領孩子,領誰家的孩子,除了她那婆母以外,大家並不怎麼關心。
沒什麼實際利益牽扯,你怎麼過日子那是你自己的事,隻要不做出格之事,傷了宋家人的體麵,損了宋家人的名聲,誰會管你?
原本老太君是打算在今日跟大家夥宣布她收養兩個孩子的事情,顯然,這事早已被她這位姑母搶了風頭。
如此倒也好,低調做人也能少惹些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