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是宋珩的生辰,這一天,他們還收到了上京寄來的信,姑母四十三歲高齡平安生了兒子。
這件事對有著嚴重妊娠反應的傅芸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晨直吐了一些酸水,又強忍著吃了一些東西。
兩人正商量著寫回信祝福,忽然聞得街上喧鬨不已,青蘿進來,說外頭街道上官差家家戶戶拍門告知,寧康帝駕崩。
傅芸心頭一跳,看著宋珩,愣愣地說不出話來。
宋珩也是怔愣了半晌,放下了筆,“芸娘,信稍後再寫,先把家裡布置一下。”
傅芸已經不是第一次經曆,現在是相當的有經驗,指揮著府裡的下人們把中秋掛上的紅燈籠全撤換成白色,自己也換上素服銀簪。
上次他們是在上京國公府裡,這回遠離京中,又是白丁身份,規矩沒有那麼大,隻需聽官差的吩咐,在既定的時間裡,穿白衣素服在自家門口祭拜三天。
到了第二天,另一消息傳來,襄王繼承王位,改年號永寧。
李明祉現在已經是名副其實的皇子。
一向活潑的熊孩子卻沒有半分高興的心情,鬱鬱寡歡地唉聲歎氣。
傅芸的心情也有些低落,這將意味著她即將跟著宋珩回京,離開金陵。
很快,李炳琮也來了書信,催促宋珩儘早回京。
宋珩擔心傅芸的身體,隻得一拖再拖,直至十月十五,傅芸的妊娠反應有了明顯好轉,才收拾了東西起程。
一直跟在他們夫妻二人身邊的李明祉突然不乾了,打包了幾件衣裳偷偷逃跑,被宋珩抓了個正著,他說是要去找魏瑜,跟他去出海。
宋珩早先與他父親寫過信,告知他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當時襄王回信就是說等他回京時再將他一同帶回,所以這次他無論如何,也不能由他瞎胡鬨。
“宋二哥,我求你了,放我走吧,我不想回京。”李明祉可憐巴巴地哀求。
宋珩直言道:“剛遇上你的時候我就與你父皇寫了信,他讓我回京帶上你,你已經不是小孩子了,莫要再任性,也莫要叫我為難。”
李明祉抓了抓頭發,把背上的包裹扔在地上,一屁股坐在一旁的台階上說道:“宋二哥,你是不知道,我犯了大錯,回京我父王他不會放過我,還有我大哥,他會殺了我。”
小孩子往往會把一些不足輕重的小事看得無比嚴重,宋珩不以為然,蹙眉問道:“究竟犯了什麼錯,你說來聽聽,我跟你大哥還有你父皇的關係都還不錯,說不定能幫你說些好話。”
李明祉搖頭,“你幫不了我,這件事他們不可能原諒我,你還是放我走吧,好不好?你看看,這段時間,我也幫了你們不少忙是不是?你不能這樣對我恩將仇報吧?”
“你還沒說,你怎麼知道我幫不了你?”
自上次錢惠下毒一事,到後來她母親下毒,都是這小子的功勞,若不是他陪在身旁,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加上這段時間,這小子在家裡很是乖巧聽話,閒瑕時還能逗一逗傅芸笑一笑,宋珩也是越來越喜歡他,是真心想幫他化解與父兄間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