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合約簽訂之後也不全是讚許,不少人就在網上表示對亞商投簽訂授權合約很不理解,畢竟現在這些高新技術隻有亞商投有,他們找到華偉和萬猛雪花合作這些人能理解,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可找一幫外國佬合作,他們就理解不能了。
不過也有明白人,就有不少位博主在自己的博客上位是亞商投站腳助威,認為上商業的發展方向最終會麵對國際市場,亞商投授權外人生產又不是免費的。
那些外國的汽車企業紛紛到我們這邊來合作,授權車型、授權技術、賣發動機變速箱,難道是因為他們喜歡這裡,幫助這裡發展?還不是看上了這裡的市場。
亞商投靠著授權去全球市場攝取利潤,後過頭來反哺自己的科技研究,這才是正常的、健康的發展之路,為什麼要被批評為與外國人合作瓜分我們自己的市場。
等他們那些企業的產品成熟上市,我們自己的市場裡已經被電子科技研究中心的天工係統國語版本填滿了,他們怎麼可能過來競爭,這根本就是杞人憂天。
連亞商投的基本布局都看不清楚,就不要在互聯網上冒充專家了,你們連亞商投的大門都沒資格進去,怎麼可能猜得到世界首富的戰略布局。
燕雀不知鴻鵠高遠,怎麼還好意思教人家怎麼飛行!
張偉點開平板電腦,讓馬曉陽看網上的新聞,馬曉陽看了一眼說道:“知道我現在為什麼要讓亞商儘可能的投隱身了吧,唱反調的人不一定都是對手派來的噴子,也有可能是會用智能電子設備上網的智障。
以前他們沒有渠道,這些智障也就影響了半條街的範圍,現在好了,他們的影響力已經遍及全國了。
現在,就算咱們放個屁,網上也能搞出八十種不同的意出來。傳媒的方式改變了,我們應對的措施也要改變。
首先一點就是,咱們大可不必管這些消息,愛特麼說什麼就說什麼吧,人家又沒犯法,就事論事而已,你能拿他們怎麼辦?
還有就是,現在咱們有不少的業務組,像是電子科技研究中心為主體的電子科技項目組,以咱們旗下醫院為主體的生命科學研究項目組等,這些都獨立出來。
像天使投資平台一樣,成立為新的平台型公司或是科研型公司團體,反正他們都能贏利,就算不能盈利的,咱們亞商投也可以在背後輸血,反正就是減少亞商投這三個字曝光的程度就好。”
張偉說道:“成立二級投資公司?”
馬曉陽點點頭說道:“沒錯,咱們亞商投投資專項投資公司,他們歸咱們全權掌控,在用他們的資金去投資他們負責的領域,這樣亞商投就會被遮擋起來,慢慢被人們遺忘。”
張偉說到:“可這樣管控的難度進一步加大了啊,畢竟涉及到的資金數額都太龐大了,而且科研您也知道,完全沒個準數兒。”
馬曉陽說道:“成了新的下級投資公司,並不是真的分家,咱們還是實行統一的財務管理製度就好了,名號變更,業務不變,反正咱們不是上市公司,也不對誰公開財務報表,咱們自己的錢想怎麼花就這麼花!”
張偉明白了:“就是弄一堆的空殼子,把頭像亞商投的目光擋起來?”
馬曉陽說道:“你這麼說也沒錯,新公司的股東信息咱們不曝光誰知道,這樣不就能減少亞商投的出境機會了麼。再有就是能獨立運作的,也要獨立運作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