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
“大唐啊,”秦始皇有些失望,唐宋明都離大秦太遠了,能參考的有限。
【很快錦瑟就發現自己高興得太早了,她穿越的雖然是大唐,但是並不是太宗朝,而是高宗朝。
不過沒關係,高宗朝有女皇大人!而且九五至尊cp超好磕的,一句“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1]”完美詮釋了兩人的夫妻關係,磕死了好嘛!
在錦瑟的字典裡,同框就是發糖,她能給兩人編出三生三世來。更何況這兩人在史書上留下了那麼多相愛的證據,絕對是千古絕戀。
李治扶植一個身份尷尬、出身寒微、年齡還比自己大的女人當皇後,並且自這個女人入宮後,除了兩人的孩子,後宮再也沒有其他孩子出生。
如果這都不算愛,那什麼才叫愛?
最關鍵的一點是曆史上的李治並不窩囊,也不懦弱,他是一位雄才偉略,功績卓越的帝王,文治武功樣樣了得。
吃虧就吃在他前有千古一帝的老爸,後有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女皇老婆,他自己的光芒被掩蓋了,還被後世史官們寫成一個怕老婆的窩囊廢。】
秦始皇挑了挑眉,李世民的兒子,天幕似乎對他頗為推崇。
劉徹:哦豁!這就是那個被女人篡了皇位的皇帝啊!原來是李世民的兒子。
李世民心情複雜,好消息:他和兒子都被誇了;壞消息:‘兒媳婦’也被誇了。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看,李治就是一個切開黑的芝麻包。
他登基之前在李世民麵前表現得跟小白兔一樣,李世民都擔心他太善良了坐不穩江山,不僅把他帶在身邊親自教導,還為他寫下千古聞名的《帝範》。
二鳳和李治之間的父子關係非常肉麻,在憑實力上位的大唐來說非常罕見,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就算放在曆史上也是少有的皇帝和太子關係融洽。
李治,一個正常繼位,並且從未被李世民猜忌過的太子。
上位後沒幾年就把輔政大臣全撤了,把權力牢牢捏在手裡,對外擴張疆域,對內發展經濟民生,提倡文教,大唐的疆域在他手裡達到鼎盛,當時邊陲安定,百姓阜安,天下之治,頗有貞觀遺風,史稱永徽之治[2]。
毋庸置疑,李治很有能力,且從他當太子期間就表現出來了——適當裝傻也是一種大智慧。
既滿足了二鳳的虛榮心,又能藏拙,不僅不會引起二鳳的猜忌,還會增長二鳳作為父親教導孩子的成就感,促進父子感情。
二鳳:“你知道吃飯的道理嗎?”
李治:“不知道啊。”
二鳳:“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愛護百姓。”
李治星星眼:“爸爸好厲害。”
看見太子要乘舟。
二鳳:“你知道船的道理嗎?”
李治:“不知道啊。”
二鳳:“舟好比君王,水好比黎民百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3]。”
……
兩人的肉麻遠不止於此,最著名的還要屬《兩度貼》。
兩度得大內書,不見奴表,耶耶忌欲恒死……憶奴欲死,不知何計使還具,耶耶,敕[4]。
翻譯成大白話大致是:兒子啊,爸爸想你想得要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去,你要注意身體。從今往後如果你頭風病發作了,要趕緊告訴爸爸,有小毛病也要告訴爸爸,爸爸在外麵打仗很擔心你。】
李世民臉色瞬間紅了:“……”後世怎麼回事,連彆人的私信都要拿出來說!
另一個當事人,李治感動哭了,連天幕說他切開黑都顧不上了。
其他時空
秦始皇目瞪口呆:“……”李世民竟然是這樣子的皇帝嗎?
同時又忍不住看向扶蘇,扶蘇該不會也是裝的吧?
扶蘇聽得剛露出一絲羨慕的眼神,就察覺一道來自秦始皇審視的目光,不由心虛起來。
阿父也很好,他怎麼能羨慕彆人的阿父呢。
劉徹被水嗆到,咳了好久才停下,“哈哈哈……”
【總之,李治絕對是個切開黑的黑心芝麻包,他愛江山也愛美人;女皇也是這樣的,她愛李治也愛權力。
勢均力敵的愛情,兩人互相猜忌博弈,又互為彼此的真愛,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居然是正史記載。
也難怪CP粉嗑得死去活來。
錦瑟穿越的時間節點是上元二年,也就是公元675年,李治的頭疾發作得更厲害了,和大臣們商議讓武後攝政。
大臣們當然是不同意,說要攝政也應該是讓太子攝政,怎麼能讓天後攝政呢,認為李治的行為是愛美人不愛江山的昏君行為。
其實朝臣們冤枉李治了,他哪裡是不愛江山,他分明是太愛江山了,才想讓老婆攝政。讓兒子攝政,他就真成了太上皇,要是病情好轉,權力還能不能回到手中就不好說了;但是若是老婆攝政,他病情好轉後,權力肯定能回來。
從CP粉的眼光來看——相對於兒子,他更信任老婆。
CP頭子錦瑟看著李治因為大臣們的阻攔就此作罷,難過的伸出爾康手,彆啊!你再堅持一下!
這些大臣們就是閒的發慌,給他們找點事情乾,他們就不會嗶嗶這,嗶嗶那了。禮法什麼的,在溫飽麵前,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