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一百零八章 開疆擴土(1 / 2)

正在打馬進宮的鄭和因為過於震驚沒注意看路, 馬撞翻了一個小販的攤子。

小販看著被掀翻的攤子,罵罵咧咧找鄭和賠錢。

此時的鄭和仍一臉懵逼,他機械地掏出一錠銀子賠給小販, 恍恍惚惚地牽著馬走了, 甚至都忘了上馬。

就連小販在後麵喊他, 他也沒聽見。

小販疑惑地撓了撓頭,“這人怎麼回事?找錢都不要。”

“人家一看就知道是個大官,還能在乎這點小錢, 給你你就拿著。”

“俺看那人好像是前陣子聖上剛封的內官監太監,他經常出入清江督造船廠, 俺去清江探親的時候見過兩回。他似乎姓鄭,那的人都叫他鄭太監。”

“他該不會就是天幕說的鄭和吧?”小販恍然大悟,又看了一眼鄭和離去的方向, “長得確實一表人才,完全看不出是個太監。”

……

洪武時期

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大明皇宮。

朝臣們恨不得堵住自己的耳朵,這都什麼事啊!

已知燕王不出意外將是下一任皇帝, 現在卻給他們聽燕王愛女和手下寵宦的二三事, 這…這是他們能聽的嗎?

後世人也真是的, 編排誰不好,偏要編排燕王愛女,大明公主,這不是壞人名聲嗎?

將來燕王愛女長成,可怎麼選駙馬哦!

眾人眼中閃過一抹同情。

朱元璋已經被噎得說不出話來了,公主和太監?後世還真敢想!

沒了子孫根的太監連男人都算不上,也配?他大明的公主在怎麼著,也不至於落到這地步吧?

朱元璋氣得眼睛都紅了, “後世簡直將我大明的臉麵放在腳底下踩!太過分了!”之前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大鬨皇宮、行刺皇帝已經很過分了,沒想到後世連他們大明的公主都不放過。

豈有此理!他好歹也算他們的祖宗吧?

朱元璋氣得來回踱步,轉頭看到朱棣更加來氣了,“老四,你怎麼教的女兒?還有那個鄭和又是誰?”

朱棣:“……”

朱棣也很無奈啊,他的小女兒現在才七歲。

七歲的孩子懂什麼?

至於鄭和,他從小淨身入燕王府,頗受姚廣孝青睞,姚廣孝還說日後收他為徒,讓他繼承衣冠。

鄭和常年受佛法熏陶,頗有佛性,和您老當年身在佛門六根不淨可不一樣,他是身在紅塵,六根清靜,又淨過身,怎麼可能會流連男女之事。

定是後世胡扯。

“父皇,兒臣的智明才七歲——”朱棣剛說完就見朱元璋瞪著一雙圓眼,大有‘你再說一句試試’的威脅意味。

朱棣將到了嘴邊的話改成:“兒臣和王妃定會嚴加管教女兒。”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你們幾個也是,給女兒挑選夫婿的時候上點心。少給後世留下胡編亂造的機會。”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正在喝一杯用後世的衝泡法衝的茶,味道雖然不如漢朝的煮茶濃鬱,但是入口微澀,齒頰留香,回味又有一份甘甜,越品越有味道。

關鍵還提神醒腦,喝了幾回後,劉徹再也不想回去喝漢朝的茶湯了。

這會,他正悠閒地吹著茶碗中漂浮的茶葉,突然聽到鄭和是太監,他不以為意地挑了挑眉,這有什麼好說的,太監不就是一種官職名稱嗎?

(注:太監這個詞在遼代才出現,那時候是一種官名,明朝時太監才和宦官有了聯係,但明朝的太監也是官名,是宦官的一種品級。而且宦官在東漢之前,也是一種官職,東漢後,宦官才是太監的統稱。

而公公這個詞,是清朝才出現的。)

直到聽到“宮刑”兩個字,劉徹才反應過來後世的太監就是受了宮刑的閹人,所以這個鄭和是個閹人???

劉徹像是聽到了什麼了不得的事,眼睛瞪得老大,他錯愕道:“朕沒聽錯吧?天幕說鄭和是男主?”

得到肯定的回答後,劉徹忽然覺得手裡的茶不香了,連喝茶的心情都沒了。

他眉頭緊皺,越想越氣,將手中茶杯重重置在桌案上。

後世怎麼回事,連閹人都能當主角,卻沒有他的份!

彆說心高氣傲的劉徹了,就連大臣們都無法接受,之前天幕說的小說主角要麼是王孫公子,要麼是名將名臣,他們還能安慰自己是不夠格,結果現在來一個閹人?

這不是說他們連閹人都不如嗎?

眾人:“……”&*&%¥

唐太宗時期

李世民有些意外,“鄭和居然是宦官?明朝的宦官這麼厲害的嗎?”

東漢末年的十常侍臭名昭著,李世民時常引以為戒,下詔內侍省不設三品官,就是為了防止宦官乾政。

可惜人死政消,後代子孫沒將他的詔令放在心上,提拔宦官重用宦官,導致大唐中後期沒少受宦官的折騰。

因此李世民對宦官雖不至於深惡痛絕,但確實沒什麼好感。

沒想到宦官中竟也有鄭和這樣的人才,倒是少見。

不過公主配宦官,過分了。堂堂一國公主和宦官攪合在一起像什麼話?

【船開了十天後,朱酒酒有點撐不住了。哪怕有萬能的淘寶,但是船上條件擺在那裡,她一個女孩子還要各種掩人耳目,精神高度緊繃加上船上吃食不好,整個人都瘦了。

反正都開船十天了,也不可能倒回去,不如去找鄭和抱大腿,呸,去找鄭和合作,她出路線幫助他功成名就,他給她提供便利。

朱酒酒左思右想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晚上,朱酒酒找了個借口上了鄭和的主船。

鄭和原本就是朱棣身邊的太監,跟隨朱棣的時間可不短,鹹寧公主也是常見到的。

鄭和看到原本應該在宮中待嫁的鹹寧公主出現在他的寶船上,大驚失色。

鹹寧公主的婚事拖了三年朱棣都沒鬆口,還是堅持要將公主嫁給宋瑛,這節骨眼上她卻出現在他的寶船上。

鄭和可不認為她有得到朱棣的許可,也就是說鹹寧公主不僅逃婚、私自離宮,還逃到了他的船上。

鄭和內心都要崩潰了,他屏退左右,問道:公主意欲何為?

朱酒酒打量了片刻他所住的房間,果然比她住的下人房好太多了,可以說是天壤之彆。

於是她說:當然是跟你一起出海。

鄭和:???他一言難儘道:若我沒記錯,公主此時應該在宮中備嫁。

朱酒酒抬眸,直視鄭和:誰許的婚約誰嫁去,反正我不嫁。

她話落,一步步逼近鄭和:你要是想掉頭把我送回去,我就告訴父皇是你誘拐我。

鄭和都懵了:??

他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公主莫不是在開玩笑?

朱酒酒:你看我像是在開玩笑嗎?

鄭和覺得和朱酒酒爭論這個話題沒有意義,直接道:公主備嫁期間私自離宮,陛下肯定急壞了。臣這就令寶船掉頭,送公主回宮。

朱酒酒擋在他麵前,似笑非笑地說:你當真要送我回去?父皇不會相信單憑我一個人就能逃出皇宮的。

那你猜猜是誰幫我逃出皇宮?

鄭和聞言心中有種不祥的預感,果然就聽到朱酒酒說:

你就算送我回去也洗脫不了嫌疑。因為我會告訴父皇,我非你不嫁。你覺得父皇聽了會不會懷疑你?

他一旦懷疑你,你再想出海可就難了。

鄭和驚恐地看著朱酒酒,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聲音:公主莫不是忘了,鄭和是宦官。

朱酒酒:那又怎麼樣?

鄭和還以為她不懂宦官和正常男人的區彆,於是委婉道:公主此話對彆的男子來說或許有用,但對臣這樣的人來說無用,臣沒有這樣的能力,陛下也是知道的。

朱酒酒傾身上前,兩人儘在咫尺,她目光灼灼,語不驚人死不休:誰告訴男女之間隻有肉.體關係?我不在乎這個,甚至還很厭惡,我就喜歡你這樣的。

鄭和從未見過這樣的陣仗,被嚇得連連後退,但他到底年長朱酒酒許多,見過不少風浪倒也還能端得住:公主,這些話可不能胡說。你是大明公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

可惜朱酒酒完全不知道適可而止怎麼寫,她咄咄逼人道:是你問我我才說的,我是在回答你的問題啊。怎麼就成胡說了?

你要不信,我可以發誓,我剛才所言沒有一句是假的。】

永樂時期

剛到宮門口的鄭和好懸沒從馬上摔下去。

這什麼恐怖故事啊?

天幕怎麼連他一個宦官都不放過?

鄭和突然不想進宮了,宮裡一定有狂風暴雨在等著他。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