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 一百零八章 開疆擴土(2 / 2)

可他也是受害人啊,他比鹹寧公主大十四歲,說句僭越的話,如果他是個正常男人,都可以當她爹了。怎麼可能會和她有什麼糾葛。

後世胡編亂造連年齡都不考慮的嗎?

鄭和想掉頭走,可是宮門口的守衛已經看見他了,殷勤地上前給他牽馬。

鄭和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抬步走向皇宮。

唉,聽到天幕說他,他就應該找個地方躲起來,等天幕說完了再出來的,就不用麵對這麼尷尬的場麵了。

皇宮裡

朱棣也沒比鄭和好到哪裡去,一臉呆滯地望著天幕,都是公主為什麼差這麼多?秦始皇的公主是父親的小棉襖,他這個是什麼?

逆女!

逃婚不說,竟還公然對宦官示愛,她知不知道嫁給宦官這輩子就毀了啊?

誰還會想當她的駙馬都尉。

朱棣抬手捂住臉,心好累。這個女兒除了氣他,到底還有什麼用啊?

大秦

秦始皇向來對這些沒營養的話不感興趣,難得這回聽得津津有味。

嗯,彆人家的女兒,他家的女兒。

還是他家的女兒好,秦始皇眸光柔和了些,看著下首排排坐的一眾兒女們心情都好了些。

卻不知他的兒女們此刻都在想著怎麼才能冒頭,變成他最心愛的兒子/女兒,好給後世提供寫作素材。

原因是陰嫚太嘚瑟了,她還真根據小說裡的描述把肥皂、香皂做了出來,不僅得了大量的賞賜,積分還蹭蹭往上漲。

這段時間走路都飄著的。這也就罷了,父皇還允許她隨意借取天幕所增的那些贈品,陰嫚最近在臨摹父皇的畫像,已經小有所成。

把他們羨慕壞了。

是他們不想學畫嗎?是他們連那些畫都沒見過幾回,更彆說臨摹了。

於是做父皇最寵愛的兒子/女兒成了一眾公子公主的目標。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有被嗆到的前車之鑒,劉徹不敢在天幕說話的時候做喝茶喝水這些危險的事了,怕被嗆死,連茶水都不端了。

他悠閒地靠在背椅上,時不時評論兩句:“對宦官使美人計?這公主腦子不大靈光。”

朝臣們:“……”

陛下您被天幕打臉的次數還不夠多嗎?後世那些小說不都是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言論嗎?像這種對宦官使美人計的離譜事還少嗎?

彆說公主和宦官了,哪天天幕要是說皇帝和宦官有一腿他們都不覺得奇怪。

【看著鄭和驚得連話都說不出來,朱酒酒語氣緩和了下來:我是認真的,並不是玩笑話。相比做父皇政治聯姻的工具,嫁給一個不喜歡的人,我寧願葬身大海,至少我看過宮牆之外更廣闊的天空。

但現在我發現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你!

鄭和眉頭緊皺,這話太大膽了,根本不像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公主能說出來的話,他定定地看著眼前的女子,心裡愈發疑惑。

她真的是鹹寧公主嗎?

朱酒酒被他看得渾身發毛,故作鎮定道:我在宮中留了線索,若是你想殺我拋屍,想當做沒見過我是不可能的!

我這段時間已經和好些船手、精兵混熟了,除非你把他們都滅口了,否則他日你返程,我父皇母後一定會查出來。

鄭和遲疑道:你當真是公主?為何與我記憶中的公主差這麼多?

朱酒酒冷笑一聲:為了不嫁給宋瑛,我和父皇鬨了三年,前陣子還差點一命嗚呼,若是沒有點變化,我這會已經嫁去宋家,而不是在你的船上。

如果你不信,可以看看這個。

說罷,朱酒酒拿出一塊玉牌。

鄭和認得那是朱家皇室身份的象征,從上皇家玉牒起就帶在身上。

也就是說眼前的公主確實是真的……

鄭和頭更疼了,他想掉頭把人送回去,可真如她說所的那樣,他此番回去確實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以陛下的性子要了他的命都可能,還談什麼出海。

畢竟鹹寧公主可是陛下和皇後的掌上明珠。

良久,鄭和開口問道:公主到底想乾什麼?

鄭和可不相信她廢了那麼大功夫冒險混入船隊隻是想和他一起出海。

朱酒酒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我們合作啊,你有精兵,又有炮火武器,我是大明朝的公主,要是把一些小島嶼占下來,那不就是大明朝的疆域嗎?

這叫開疆擴土。

我父皇派你出海未嘗沒有這個意思,隻是我哥哥太少了,派哪一個出海他都舍不得,派彆人他又不放心,最後就隻能交給你這個心腹了。

你身後既沒有家族勢力的羈絆,又沒有子女,隻能仰仗於他,他當然放心讓你出海。

但是我不一樣,我是大明朝的公主,是朱家人,我再怎麼樣也不反了老朱家的江山。

父皇如果知道你我聯手占下這些島嶼,並且在島上發現一些對大明非常有益處的東西,他不但不會怪罪你我,反而會大加讚許。

第一次遠航出海的鄭和對海上的一切還不熟,他聽到這話眉頭不由一皺:公主怎麼就能肯定海島上有好東西?這些荒島更多的是沒開化的野人,他們茹毛飲血,可能連鑽木取火都還不會。

朱酒酒嘴上說道:不看看怎麼知道沒有好東西?總之我相信我的直覺,這島上一定有好東西!

內心則是:美洲啊!去美洲!美洲的好東西不要太多,什麼土豆紅薯辣椒全在美洲。

見鄭和不為所動,朱酒酒又道:反正你要是送我回去,絕對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不如合作,共贏的機會很大。

而且你想過沒有,父皇雄才偉略,才有這樣格局讓你出海。要換了我那短視的皇爺爺,禁海令一下,你還怎麼出海?

我的太子哥哥常年過得拮據,等他上位後可不見得還會讓你出海。

出海一次所費甚多,我那摳門的太子哥哥看你出海也沒找到什麼好東西,他肯定會停了這個項目。

見過浩瀚無邊的大海後,你甘心回到應天府做一個內宮監太監嗎?】

永樂時期

朱棣冷哼一聲,彆以為誇他幾句,他就能不計較她威逼利誘鄭和。

他不屑地嗤笑,“三保忠心耿耿,豈會被你三言兩語說動。”

說完,還扭頭問本人:“對吧,三保?”

鄭和都尷尬得想鑽地洞了,他儘量縮小自己的存在感,沒想到還是逃不開。

鄭和沉默地點了點頭。

他現在除了點頭順著老板還能怎麼樣,說不知道那不是嫌命長嗎?

洪武時期

朱棣本來就坐立不安,現在聽到書中他的‘小女兒’貶低老爺子,讚揚他,更是如坐針氈、如芒在背。

女兒還小,他現在也沒有和宋晟聯姻的打算,再說了如果沒有靖難之役,他乾嘛要為了拉攏宋晟,把兩個嫡女都嫁過去?

這一世有天幕在,朱棣不覺得還有靖難的必要,也就沒必要再用女兒聯姻。

如此書中描述的將來聽聽也就罷了,又不會成真。眼下最重要的是名正言順成為太子,其他都是浮雲。

可是現在他成為太子的路上又多了一塊攔路石,他還沒坐上太子之位呢,怎麼可以貶低他的父皇,然後讚揚他呢。

這不是給他製造麻煩嗎?

朱棣瞥了一眼麵黑如炭的朱元璋,惴惴不安道:“父皇,冷靜啊!這都是後世胡編亂造的,不能當真。”

朱元璋冷笑,“嗬,朕短視?你雄才偉略,有大格局?”

朱棣跪得十分絲滑,熟練地拍馬屁:“父皇英明神武,怎麼會短視呢,這都是後世瞎編亂造。”

朱樉、朱棡見了捂住嘴偷笑,每回看老四吃癟他們就高興。

這坑爹的女兒,真是太有趣了。

唐太宗時期

“海上開疆擴土?”李世民眼前一亮,朱棣兒子少,他兒子可不少。

派個把兒子出海開疆擴土他一點也不心疼,而且派他們出去開疆擴土,他們就不會隻盯著他屁股下的龍椅了。

他記得之前天幕贈送的鄭和航海路線圖就記載了不少島嶼、地盤。

要是全占下來,以後還用愁封地和食邑?

兒子不夠他還有女兒,幸好他生的多。

李世民來了興趣,立即吩咐宮人:“快把世界地圖和天幕之前贈送的航海路線圖取來。”

長孫無忌一看李世民笑成那樣就知道他打什麼主意,不由嘴角抽了抽,二郎你到底記不記得你兒子多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