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一百五十八 辛棄疾(1 / 2)

劉徹目光期待:“這個辛棄疾是要到大漢再就業的吧?”既然都是恨不能相逢在漢武盛世, 那肯定是要來大漢的吧!!

朝臣忍不住心裡吐槽:又不是真的,陛下你這麼期待做什麼?

霍去病:“十論九議是什麼?聽著也不像是兵書啊。”為什麼要嘔心瀝血著成十輪九議?不應該寫兵書傳世嗎?

宋孝宗時期

辛棄疾聽到自己的名字愣了一下,他怔怔地望著天幕, 耳邊是一句句歌詞, 好似唱儘了他的一生。

未來的他當真如歌曲中唱的那般報國無門隻能寄情詩詞嗎?

剛歸順南宋不久的辛棄疾此時仍對朝廷抱有希望, 渴望南宋朝廷收複失地、報仇雪恨。

《美芹十論》和《九議》也都還未著成。

辛棄疾聽完整首歌, 臉色變得十分慘白, 他是留了多少遺憾後世才會為他寫下這首曲子,從頭到尾都在述說對霍去病的羨慕,胸有宏圖卻報國無門,連上陣殺敵都是夢難及。

……

臨安皇宮

即位之初的趙昚銳意進取,登基後第二個月就為嶽飛案平反,並對秦檜構陷的其他冤案作出了進一步處理。

趙昚無疑是想北伐,恢複舊土的。從紹興三十年, 他剛被立為皇子,受封建王,成為準太子的時候就想了。

後來天幕出現, 一而再再而三的言語抨擊大宋, 趙昚更是羞愧難當以及憤怒。

天幕第一次提起大宋國恥——靖康恥的時候, 趙昚就想北伐了,可主和派不願意,趙構也不願意,反而批評他衝動、意氣用事。

從那之後, 趙昚便不再提及北伐之事, 而是暗中謀劃,

他是太.祖一脈,太祖的七世孫。

其實如果沒有天幕, 到了這個時候,太宗的皇位是怎麼來的已經不重要了,無論太宗有沒有謀害太.祖,大宋的江山都落到了太宗手裡,並世代相傳。

傳至趙構,已經是大宋第十個皇帝了,大宋的江山早已不再屬於太.祖一脈。

也就是趙構無子,他才有機會問鼎大位。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天幕出現,天下人都知道太宗的皇位來得不正,而且太宗一脈不行,被後世蓋棺定論的無能皇帝,憑什麼還坐在那個位置上呢?

太.祖一脈才是名正言順,憑借著太.祖七世孫的身份,以及趙昚表現出來的主戰意願,朝中的主戰派紛紛倒向趙昚。

紹興三十一年,趙構被迫禪位趙昚。

趙昚比原先的曆史上早一年登基,成為南宋的第二個皇帝。

上位後,趙昚為嶽飛平反,啟用主戰派代表張俊,積蓄力量企圖北伐奪為失地。

辛棄疾南歸的時候,趙昚還挺欣賞的,但朝中不少大臣都不喜辛棄疾“歸正人”的身份,故而趙昚並沒有留下辛棄疾,而是任命他為江陰簽判。

沒想到後世竟如此推崇辛棄疾,竟將其與大漢名將霍去病相提並論。

倒顯得他大材小用了。

趙昚:“來人,傳朕旨意,將辛棄疾調回京。”

嶽飛已經無法挽回,希望這個辛棄疾能成為第二個嶽飛。

***

唐太宗時期

大唐的武將們不約而同地看向李世民,三千對兩萬,落單的居然是兩萬。

不愧是他們的陛下。

比起當年虎牢關三千五對竇建德的十萬兵馬,兩萬似乎確實能稱得上落單。

比起武將們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文官們臉色就複雜得多了。

杜如晦苦口婆心勸道:“陛下,君子不立危牆,如今您是一國之君,應當以社稷為重,這麼冒險的事可不能再發生了。”

三千對兩萬,落單的難道不應該是三千那個嗎?

誰教你兩萬算落單的?

長孫無忌和房玄齡等人紛紛附和。

李世民眼神閃爍,虛咳了一聲轉移話題,“朕知道了,現在不是在說名將再就業嗎?說這個做什麼?快聽聽都有誰。”

心裡卻道:戰場玩得就是心跳,要是勢均力敵,規規矩矩的那激情能減半。

長孫無忌見狀,就知道李世民沒有聽進去,估計又是口頭上應得好好的,下次還敢那一套。暗暗翻了個白眼,當了皇帝還想往戰場上跑,美得你。

李靖:“大宋前有狄青,後有嶽飛,現在又來個辛棄疾,看起來也不差啊,而且宋朝的火器已經能大規模作用在戰場上了,這不比異族的鐵騎強?”

李世勣:“天幕剛才說的大宋軍製你忘了?那種兵,你能打贏?”

李靖被噎了一下,“不能。”

尉遲敬德:“辛棄疾,霍去病,這倆名字還挺像。”心裡忍不住嘀咕,莫非後世就偏愛這種格式的名字?要不給寶琳也改個差不多的?

【辛棄疾原字坦夫,後改字幼安,中年後號稼軒,是南宋著名的文學家,豪放派詞人,有“詞中之龍”之稱;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但如果可以,他應該更想被稱為南宋名將。可惜因為南宋皇帝偏安一隅,朝中主和派當道,主戰的辛棄疾屢遭劾奏,數次起落,最終退隱山居,寄情詩詞。

如果辛棄疾能成為名將,咱們當年的語文書也能薄上幾頁。相傳辛棄疾一生共作一千餘首詩詞,但流傳於世的僅剩八成。

“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他,“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也是他。

當然最出名的還是那首《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大家可能不知道陳同甫是誰,但一定會記得這首詞的內容:

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當年上學的時候光記得這首詞雄偉的意境,以及殺敵報國、恢複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懷了。可最後一句“可憐白發生”才是他寫下這首詞的原因啊。

還有《青玉案·元夕》中的“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宋孝宗時期

還沒有寫下這些詞的辛棄疾瞪大眼睛,和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易安就不用說了,大家同為濟南人,易安的詩詞他就算沒有全看過,也看過□□成。易安大才,他祖父都遠不及。

至於東坡,更是大宋詩壇的代表人物,他居然和他們二人並稱!!

方才聽歌的時候他以為隻是隨便寫寫詩詞抒情來著,沒想到寫成了和東坡、易安齊名的地步。

辛棄疾有些恍惚。

公元前120年,漢武帝時期

劉徹好文學,尤喜辭賦,寫過不少辭賦的他聽到這些詞作,當即拍手叫好,“前麵兩首倒也罷了,後麵這幾首可真不錯,尤其是那句‘了卻君王天下事’和“眾裡尋他千百度”寫得當真不錯。”

簡直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還寫得一樣出色。

這樣的人居然還擁有和去病一樣的軍事才能,文武雙全啊!

霍去病聽到最後一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心中一歎,他不能想象從少年等到老年,甚至老年時還抱有成為廉頗的希望是一件多麼難受的事。

“可惜他沒有生在大漢,成為陛下的臣子。”

劉徹深以為然,“確實可惜。”

霍去病難得道:“臣能遇到陛下,是臣之幸。”

劉徹大笑,錘了錘霍去病的肩膀,“你小子終於學會了說話。”

霍去病無奈:“陛下,臣一直會說話。”

大秦

秦始皇:“好詞!”但是一千多首詩詞是不是太多了?這得有多閒才會寫下這麼多詩詞?

這麼懷才不遇的嗎?

就這樣的文采,就算不打仗也能做彆的吧?大宋居然舍得讓他就這麼隱居,讓人閒到去寫詩詞。

秦始皇:“……”人多可以給他,他缺人。

唐太宗時期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李世民將這句話過了一遍,笑道:“這人到底多有本事,才敢寫下這麼狂妄的詩詞。”

“不過宋朝的臣子是真的忠君愛國啊,前有嶽飛至死不反,後又有辛棄疾。”今天也是羨慕大宋富裕的一天,各種意義上的富裕的。

貞觀群臣尤其是出自世家的臣子聞言心裡頓時一咯噔,這是什麼意思?是說他們沒有宋朝的臣子忠君愛國嗎?

自認為忠心耿耿的杜如晦等人已經在討論辛棄疾的詞作了。

房玄齡稱讚道:“好一句‘眾裡尋他千百度’,寫得好!”

杜如晦:“我覺得另一首更好些。”

說罷,心有餘悸道:“幸好我們遇到的是陛下。”沒有什麼比能實現個人抱負更值得開心的事了。

武將們齊齊點頭,“可不是,要是生在大宋,又沒有辛棄疾的才華,不僅鬱鬱不得誌,連寄情詩詞都做不到。”

人家當不了武將,還能當文官,才子詩人。他們這群大老粗,要是當不了武將,可不就隻能回家種田打鐵嗎?

【文人裡最能打,武將裡最有才的辛棄疾一生寫下的傳世詩作不計其數。

可他南歸是為了抗金收複故土啊。

他明明和霍去病一樣,都是一戰成名,卻走上了兩條截然不同的路。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