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
“嗯,是我。”
田良偉的聲音悠悠從話筒中傳來,從背景聲中隱約可以聽到的兒童耍鬨聲可以判斷,此時自己的老師多半正在自己家的客廳裡看著電視:
“小徐啊,你的論文我剛剛看了一遍,整體上沒什麼問題,查重率1.2%也完全符合要求,不過你在References裡引用的第一篇是啥玩意兒?”
徐雲撓了撓頭發,嘿嘿笑道:
“這不給順帶著您的論文增加一次引用次數嘛,況且特異性受體蛋白的部分靈感確實是來自您的那篇論文啊,舉賢不避親嘛。”
“你啊你......總是愛給我整出些新花樣。”
田良偉的語義看似有些責怪,但從語氣中卻可以聽出,這位院士大佬此時的心情正相當不錯。
田良偉如今是國內top5級彆的生物學權威,一次論文的引用次數基本上無關痛癢,更談不上拍馬屁或者賄賂。
但這種舉動出自自己的學生之手,無疑還是相當令人暖心的,隨後他頓了頓,繼續道:
“小徐啊,這篇論文寫的很規範,我沒有其他意見,你再校對一遍其他細節,要是沒問題的話就儘早發過去吧。
NAR那邊我已經聯係好了,負責外審的是一位伊比利亞的生物醫學大牛,叫做Morten L.Grobe。”
徐雲聞言,頓時眉頭一挑:
“Morten L.Grobe?獲得過拉斯克獎的那位?”
“嗯,就是他,可以說是目前國際上合成生物學的權威之一吧。由他做外審,論文通過後的含金量應該會高點,但同樣,過審的門檻也會拔高,能不能說服他就看你這篇論文的質量了。”
拉斯克獎,全名阿爾伯特·拉斯克醫學研究獎,也是醫學界僅次於諾貝爾獎的一項大獎。
這項獎項也被稱之為諾獎預備役,如果沒有非同一般的能力與成果,彆說獲獎了,提名鍍金的機會都沒有。
而能請到這樣一位拉斯克獎得主做徐雲這種在讀博士生論文的外審,田良偉消耗的人情恐怕不會小到哪兒去。
想到這兒,徐雲不由輕歎一聲。
默默將這件事記到了心裡,又簡單與田良偉聊了會天,便掛斷了電話。
隨後他再次回到電腦前,將論文又校對了一遍,將正文和extended data一起通過投稿係統發了出去。
發過論文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一般情況下,論文從投稿到發表要經曆漫長的過程。
等你在投稿係統中上傳了文件後,如果出現了Accept,那麼就代表著第一步完成了。
文章被接受後,期刊會和作者聯係校稿,也就是Proof階段,本土不知道多少人被這折磨的要死要活,有些倒黴蛋在這個環節甚至停滯了小半年都很正常。
等Proof結束後一般就到了Payment,從pay三個字母就可以看出,這是一個付版麵費的環節。
等你付完票票,最後就是見刊環節了,也叫作online。
整個投稿步驟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複雜。
徐雲的論文是通過約稿函附帶的渠道投的稿,因此係統中很快便出現了‘accepted’字樣,不出意外的話,兩三天內便會進入proof階段。
隨後徐雲有些悠閒的伸了個懶腰,正準備下兩局四國軍棋。
然而就在此時,一旁的手機忽然傳來了一道提示音。
徐雲打開一看,發現是一條微信好友申請:
保持神秘:微博刷到的,買片。
保持神秘:......你好,我是科大校宣傳部的記者林鎮南,上麵那條可以假裝沒看到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