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不科學第四百三十章 果然有人搞事
會議室現場。
在台下所有人的期待中。
潘院士步幅緩慢而又堅定的來到了禮台上。
他先是將發言稿在桌上放平,深吸一口氣,隨後環視了周圍一圈。
從履曆上來看。
潘院士無疑算得上是標準的‘年少成名’。
他在22年前就被評上了傑青,0304年先後獲得過施密德獎以及瑪麗·居裡傑出研究獎。
05年當選華夏十大傑出青年。
06年斬獲菲涅爾獎。
2016年的時候。
他就獲得了華夏科學界最高的榮譽,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在這些大大小小的獲獎典禮上,潘院士沒少麵對大老做過各種報告。
但無論是博士畢業典禮上作為學生代表的結業報告,還是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頒獎典禮上的獲獎感言。
都從未令潘院士的心緒如此激動...或者說緊張。
某種意義上來說。
這場發布會不僅僅是關乎潘院士的學術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決定了今後華夏能否在高能物理界擁有一席之地。
換而言之......
這也是一次涉及國運的發布會。
而既然涉及到國運,就注定會有一場龍爭虎鬥。
無論是台前還是......
幕後。
隨後潘院士定了定心神,開口道:
“各位現場的業內來賓、記者,各位轉播鏡頭外的同行、觀眾,大家好,我是華夏科技大學的潘建偉。”
“這次很榮幸能夠代表中科院,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則激動人心的報告。”
“這份報告的內容想必大家已經有所耳聞——沒錯,在華夏物理學界諸多專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發現並且驗證了真正的冷暗物質!”
在潘院士開口的瞬間。
熒幕外的觀眾或許沒什麼感覺,但不少會議現場的華夏專家卻為之一愣。
因為.......
潘院士所用的語言不是英文,而是標準的.....
華夏語!
要知道。
一般情況下。
這種國際類型的發布會,發言人都應該使用英文才對——這已經算是一種默認的規則了。
所以如果你有關注那些科學界發布會的話,經常可以看到中式、日式以及咖喱味的英語發言。
不過今天卻不一樣。
潘院士使用漢語的這個做法,是包括科院領導以及一眾院士在內反複商量的結果。
畢竟這是華夏物理學界迄今為止最高光的時刻,發布會地點還是在咱們的主場,在這麼一間古風古色的建築之中。
既然如此。
那就乾脆用華夏語吧。
客套點說就是尊重東道主語言,讓全球了解華夏文化。
人話就是愛聽聽不聽滾。
反正這年頭有同聲翻譯機,基本上可以同步跟上潘院士的介紹。
順帶一提。
提供翻譯設備的供應商,正是科大的知名下屬企業之一,科大訊飛。
當然了。
也正因為是華夏語的緣故,很多觀眾都注意到了潘院士最後的那幾個詞:
冷暗物質。
在過去這些天裡。
熱、溫、冷三個暗物質的概念,可謂是網絡上科普的主流。
這些科普有些是真客觀的分析,有些則是帶著個人情感或者不信任的猜疑。
以那位叫做炸醬麵yyds】的博主為代表的所以理智黨,每天都在信誓旦旦的表示科院這次頂多就發現了溫暗物質,從頭到尾在玩文字遊戲呢。
而眼下潘院士開口說的第一句話,就直接從言語上打消了這種可能。
換而言之......
這場發布會,沒有任何所謂的退路可言。
說完這部分預先安排好的開頭後。
潘院士輕輕按了一下手上的激光筆,身後的大屏幕很快為之一變,換做了一片浩瀚的星空:
“眾所周知,暗物質的發現可以追朔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屬於宇宙物理學中的重要一部分。”
“它與引力波、希格斯粒子一同稱之為二十一世紀必須解決的三大幻神。”
“如今希格斯粒子已經被發現,引力波則被ligo成功探測,暗物質便成為了那個孤零零的小倒黴蛋。”
“目前所有的觀測證據都證明暗物質99%存在,但在此之前,我們依舊隻能發現各種熱暗物質,或者.......溫暗物質。”
潘院士這番話說完,稍稍頓了頓。
同時原本鎖定潘院士的鏡頭,也瞬間轉換到了坐在第四排的鈴木厚人。
鈴木厚人臉上的表情依舊木然,但在攝像頭轉開後,還是忍不住冷哼了一聲。
八嘎.......
這些華夏人一定是故意的!
隨後潘院士很是儒雅的笑了笑,又說道:
“但有意思的是,就在四個多月前,一連串很微妙的事情發生了。”
隻見他再一按激光筆,畫麵上出現了趙政國的人物介紹:
“在一個細雨綿綿的日子裡,我的同事、中科大物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華夏科學院成員的趙政國院士,在衰變樣本中發現了一顆全新的∧超子。”
“這顆超子很快被發表到了pdglive上,粒子編號為4685,想必現場有部分同行應該有所印象。”
聽聞此言。
台下有少部分學者點了點頭。
這些學者大多從事重子的研究,所以都對4685超子擁有一定的記憶。
畢竟超子...或者說重子一直都是個挺有熱度的研究話題。
不過這部分學者的數量不多,更多的專家則是掏出手機,登上了pdglive。
比如徐雲身邊的克裡斯汀也是如此,埋著頭劃拉著手機。
與此同時。
坐在第四排另一側的趙政國,也在笑吟吟的和周圍的熟人介紹著一些信息。
能夠在這種場合被當眾提及,這是值得吹一輩子的榮耀。
遇到喜歡整活的,保不齊還會在墓碑上刻個二維碼,彆人一掃就能看到這段內容。
過了大概小半分鐘。
潘院士再次看了眼台下,估摸著大多數學者看的差不多了以後,又繼續說道:
“如大家所見,這顆粒子屬於規範超子的一種類型,從數據上看大概也就是一篇普通一區期刊的成果。”
“但在半個多月後,我的一位學生徐雲,他在研究這顆超子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個情況。”
“他發現這顆∧超子的能級似乎有些奇怪,於是在中科院極光係統的輔助下,計算出了一條特殊的概率軌道。”
“隨後趙政國院士與我以這條軌道為基底,發現了一顆被命名為‘孤點粒子’的微粒,也就是......”
“我們這次發布會要公布的那顆暗物質粒子。”
潘院士這番話說完。
他身後大屏幕的畫麵,瞬間換成了.......
徐雲的大頭照。
過了幾秒鐘。
徐雲身邊的克裡斯汀猛然轉過頭,訝異的看著徐雲:
“嘿,徐,你現在居然還沒畢業,是個學生?”
“........”
徐雲麵色古怪的瞥了眼這姑娘,這tmd是年齡和身份的事兒麼?
這時候不應該問你居然和這事情有關】或者你真的計算出了一顆微粒的概率軌道】之類的問題嗎?
這姑娘的腦回路是有點奇怪哈......
不過心中雖然滿是槽點,徐雲嘴上還是乖乖答道:
“嗯,我現在還是學生——再過幾個月就讀物理學博士了。”
克裡斯汀沉默片刻,幽幽問道:
“你今年多大?”
徐雲被這姑娘盯得莫名有些發怵,就像是個福建人看到廣東人似的:
“去年24歲,是研究生。”
克裡斯汀又看了他幾秒鐘,接著肩膀一塌,呼出一口悶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