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
地麵上。
隨著張子昂一聲令下。
轟轟轟——
已經徹底擺開陣勢的zat18000h起重機,迅速在操作員的指揮下開始了工作。
其實說起zat18000h起重機,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一個零件:
那就是它的扭矩限製器。
與普通的自行式動臂起重機不同。
自行式動臂起重機在進入工作後,很容易在扭矩限製器上出現錯漏。
扭矩限製器也叫限扭,安全聯軸器,或安全離合器,是連接主動機和工作機的一種部件。
當超載或機械故障而導致所需扭矩超過設定值時,它會以打滑形式限製傳動係統所傳動的扭力。
在過載情形消失後,就會恢複聯結。
這樣就防止了機械損壞,避免昂貴的停機損失。
但實操中很多起重機的扭矩限製器經常會因為各種原因而在啟動前被忽略,從而導致事故的風險擴大,甚至直接引發風險。
所以為了避免這個環節出問題。
zat18000h在設計之初,便在扭矩限製器的線程中加設了一塊芯片,通過電子手段對扭矩限製器進行監控。
所以在設備運作中,操作員隻要關注顯像屏上的參數就行了。
當然了。
對於這塊芯片,起重機行業裡還流傳著另一種從未被中聯重科承認過的說法:
多這一塊芯片,可以多賣好些錢呢......
這種說法在徐雲看來,純粹是毫無根據的捕風捉影。
畢竟zat18000h起重機主要供應的是國外商家,咱們怎麼可能騙那些外國老...錯了,外國友人呢?
什麼?
你問三十多年前駱駝氪金的那筆交易是咋回事?去年航展上的那些訂單又是怎麼回事?
咳咳,咱們還是看看遠方的喜馬拉雅山吧家人們......
總而言之。
隨著zat18000h起重機的開動,整個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同時都鎖定了這架龐然大物。
此前提及過。
zat18000h起重機最高的吊臂高度可達140米,相當於接近五十層樓的高度。
不過今天它要吊起來的隻是個位於地下三十米左右、噸位個位數的‘小物件’。
因此zat18000h自然也就不必全力出手了。
在這次起重項目中。
張子昂等人預設的吊臂高度為44米,起重機所在區域的土層事先也已經被上了加固手段。
加上起重機自身的支撐裝置,安全性上不存在任何的錯漏。
五分鐘後。
地麵上方的操作員傳來了回複:
“張院士,起重機支撐壓重、吊鉤組、聯軸器、製動器已全部進入工作狀態,請傳達下一步指示!”
張子昂聞言與身邊的幾位工程師對視一眼,深吸一口氣,下令道:
“非工作人員撤離到上層基坑安全區,地麵落鉤!”
說完。
張子昂便帶著眾人沿著底層基坑的斜坡返回了基坑上層,來到了一個更加安全的區域內“觀戰”。
與此同時。
地麵上。
zat18000h起重機的吊臂處,很快分落下了四個皮實的鉤子。
還留在原地的幾位技術人員迅速將它們分彆固定到了事先已經安置在後殿底部、用於托起整座後殿的承重板上。
這塊承重板是由多種結構組成的複合板材,其中最上層是碳化鎢。
鎢這玩意兒有個綽號,叫做工業牙齒。
意思就是啥都能啃的動。
所以鎢最常見的應用就是車床上的車刀、銑刀之類的機械加工刀具,還有采礦用的鑽頭等。
而碳化鎢呢,便是一種硬而脆的含鎢化合物。
這種化合物硬度非常高,莫氏硬度可以達到99.5。
要知道。
鑽石的莫氏硬度不過也就10罷了。
碳化鎢常見於各種刀具、穿甲彈和航母甲板,硬度很高,抗壓性也很強。
但這玩意兒同樣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
雖然很難發生形變,但形變一旦出現,就很容易導致整體斷裂。
因此承重板除了碳化鎢外,張子昂他們在承重板中層還加入了立方氮化硼和芳綸,並且用碳化矽托底。
正常情況下。
彆說一座已經被排空水的後殿了,十個耳根放上去都不會壓塌承重板分毫。
十分鐘後。
四個鉤子被用液壓設備牢牢的固定在了承重板四角,技術員又仔細檢查的了一遍,方才報告道:
“報告!吊鉤均已落位,應力檢測無異常,toe係數檢查無誤,請下指示!”
張子昂抬頭看了眼地麵上方,眼中閃過了一絲果決:
“很好,各部門注意,現在開始......啟動升調!”
卡——
隨著張子昂的一聲令下。
zat18000h起重機的操作員迅速按下了啟動按鈕,整台機組的吊臂開始緩緩向上抬升。
與此同時。
包括翁同、童懷軍在內。
一眾考古學家也帶著一些設備來到了第二層邊緣區域,進入了待命狀態。
一旦起重過程出了意外導致後殿結構坍塌,他們第一時間就會上前進行文物...或者直白點說就是棺槨搶救。
隨後在一眾人員的注視下。
起重機吊臂帶著後殿緩緩從地麵升起,隨著高度的提升,後殿周圍不斷有些泥土塊落下。
不過這些土塊都隻是普通的深褐色泥土,也就是說後殿內部的大理石結構並沒有出現破損。
三米.....
五米.....
十一米.....
二十米......
二十五米......
就這樣。
吊臂與後殿越升越高。
最終在眾人的注視下,順利升到了地麵上方。
接著吊臂向左移動,眾人的眼中失去視野後沒一會兒,左側地麵上便傳來了一陣重物落地的震蕩聲。
隨之響起的,還有一道不算特彆熱烈但卻很清晰的歡呼。
與此同時。
張子昂身上的通訊設備也響了起來:
“張院士,後殿已經順利遷移至預設的安置點,全程無意外,請下達指示!”
“很好,大家辛苦了。”
張子昂表情微微一鬆,抹了把額頭上細密的汗水,說道:
“你們現在先原地待命,做好保護工作,薑處長他們很快就會上去。”
掛掉通訊後。
張子昂又看向了薑成穀,對他說道:
“薑處長,上麵的情況就先交給你了,我繼續留在這兒,爭取儘快挖到永.....”
說道這裡。
張子昂忽然一頓。
隻見他看了眼一旁的翁同,改口道:
“爭取儘快挖到存放有那些空白頁的銅殿。”
薑成穀and徐雲:
“......”
隨後薑成穀與張子昂分彆,帶著眾人返回了地麵。
此時此刻。
距離基坑大概五十多米的一處空地上,赫然正擺放著剛剛出土不久的嘉靖腦袋...錯了,嘉靖後殿。
後殿的占地麵積和徐雲他們之前清理時見到的差不多,攏共一百多平米,不算大也不算小。
至於後殿的高度.....
它其實同樣被檢測過具體數值,不過當這接近七米的高度落在地麵後,觀感上還是有點唬人的。
在看到這間後殿的瞬間。
翁同、童懷軍以及其他幾位考古學家立馬一拎包,脫離眾人,飛快的朝後殿小跑而去。
他們的動作之快猶如看到了群友分享神秘連接、迫不及待打開迅雷軟件的老色皮,完全忽略了周圍其他人的存在。
“.......”
看著一溜煙兒就隻剩影子的翁同等人,薑成穀嘴角抽動了兩下,解釋道:
“......搞考古的就這樣,還請大家多擔待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