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裡。
就在徐雲有些出神的同時。
一旁的老郭則有些好奇的看向了王原和高元明,頓了幾秒鐘,問道:
“老王,老高,永忠同誌的這個想法.....你們覺得如何?”
王原和高元明聞言彼此對視了一眼,隻見王原斟酌片刻,說道:
“郭工,從技術角度來看,我個人認為氮簇化合物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
“畢竟如今我們對於小分子物質的了解還是太淺薄了,物質的化學結構是一回事,合成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比如我們很早就知道了碳碳鍵的概念,但至多通過化學反應去引導碳碳鍵形成,完全做不到分子層麵點對點的組合出碳碳鍵。”
聽到王原這番話。
回過神的徐雲也下意識點了點頭。
活了兩百歲的同學應該都知道。
近代科學界對化學結構的認知,最早可以追溯到1831年,也就是艾維琳出生的那一年。
當時李比息發現了雷酸銀agonc,而且通過分析證明兩種化合物均含一個ag,n,c,o原子。
權威的大主教貝裡采烏斯把這種現象定為“同分異構現象”,其中的分是分子式,構是結構,分子式相同而結構不同。
後來凱庫勒照葫蘆畫瓢的提出了甲烷型,這一類型說明碳碳之間也可自相成鍵,並進而推出乙烷的構造式。
接著1861年,毛熊那邊的布特列洛夫正式提出了化學結構的概念。
他認為分子不是原子的簡單堆積,而是通過複雜的化學結合力按一定順序排列起來的,這種原子的相互關係結合方式就是該化合物的化學結構。
在此理論的指導下。
他合成了叔丁醇、異丁烯、二甲基甲醇和某些糖類化合物、發現了異丁烯的聚合反應、研究了丁二烯的異構體、發現了互交異構現象、還提出了同位素的假設。
等到了如今這個時期,化學結構在理論方麵已經有了很紮實的研究成果。
但另一方麵。
由於儀器精度...直白點說就是工業水平的限製,化學界在技術應用上卻依舊浮於表層,空守寶山卻無法開采。
這就好比一個閱片無數的老司機,現實裡卻是個連女朋友都沒有的苦逼啾啾啾。
你在小電影裡看到了再多體位,空有一身理論在手,也沒法在現實上運用成功。
不過麵對王原的這番話,於永忠卻再次搖了搖頭,給出了另一個觀點:
“王工,您的這番話....我有點其他看法。”
“首先,正如您所說,全氮化合物的生產難度確實很高,我也承認我們在工藝上很難實現它的生產——彆說量產了,哪怕是實驗室落地都希望渺茫。”
“但是....如果咱們退一步呢?”
王原頓時一怔,有些費解的問道:
“退一步?這是什麼意思?”
“您看。”
於永忠聞言興奮的抿了抿有些發乾的嘴角,提筆指向了自己寫出來的結構式,解釋道:
“從結構式的類型上看,那類可能存在的氮簇化合物應該有好幾種組合型。”
“其中全氮化合物威力顯然最大,這玩意兒字如其意,隻含有n5集團,類型上我猜測應該有陰陽兩類——不過這個問題目前暫時不重要,可以先放到一邊不做討論。”
“我想說的重點是....除了全氮化合物之外,還有重氮化合物、疊氮化合物兩個品類呢。”
“例如疊氮化合物....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海對麵在1956年已經搞出了芳基五唑了,咱們在不久前也掌握了相關技術。“
“也就是我們隻要能搞定疊氮鈉溶液,理論上這種化合物應該是有概率合成的.....”
聽聞此言。
一旁徐雲的腦海中,驟然劃過了一道閃電。
對啊.....
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
在cl20和n5全氮陰離子鹽之間,還存在有兩種不穩定但可以變得穩定的物質,也就是.....
重氮化合物n2,以及疊氮化合物n3。
與n5的前驅體是芳基五唑一樣,疊氮化合物同樣有個前驅體,它就是芳基四唑。
芳基四唑的合成原料是疊氮化鈉,這玩意可以通過亞硝酸鈉與水合肼反應製得:
將水合肼溶在無水乙醚中,在水冷卻下加入氫氧化鈉和亞硝酸乙酯的混合溶液,在冰冷卻下使之反應。
反應完畢後,緩慢加熱,使之恢複到室溫。
接著析出結晶,抽濾,取出結晶,用甲醇、乙醚洗滌,然後在水中重結晶,可製得疊氮化鈉:
c2h5ono+nh2·nh2·h2o+naoh→nan3+c2h5oh+3h2o。
至於肼早在1887年就被柯求斯首先分離了出來,1907年拉希發明了以氨和次氯酸鈉反應製備水合肼的方法。
霓虹於1939年在大塚製藥廠開始生產水合肼,50代我國的燕京,魔都等地也開始了水合肼的生產,所以水合肼並不是什麼稀罕物。
等到疊氮鈉溶液生成後。
隻要將季銨樹脂用dm、乙醇和去離子水清洗後加入其中,再用甲醇和乙醚衝洗幾遍,就可以真空抽濾提取出聚疊氮化合物了。
這一步相對來說比較安全,落錘測試砸不爆,濕潤的產物性質也比較穩定。
當然了。
再往下的內容就不能說了.....
總而言之。
從工藝上來說,於永忠的想法似乎確實具備一定的可行性?
媽耶.....
如果兔子們真的能搞出來n3,那樂子可就大了。
畢竟這可是二十世紀中期啊......
誠然。
於永忠的想法也僅僅是存在可行性而已,具體能不能落實、多久才能落實,徐雲並不能確定。
但如果一切正常。
即便隻是在實驗室生產成功,n3也依舊可以用在兔子們的核武器試爆上。
畢竟完整原子彈的起爆炸藥大概是2000多公斤,換算成n5...也就是全氮陰離子鹽大概200公斤左右,cl20大概600公斤,n3估摸著在400公斤左右。
這種量級的炸藥哪怕算上冷爆實驗的消耗,也不會超過1.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