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1 / 2)

東宮美人 荔簫 6671 字 10個月前

沈晰沉吟了會兒:“那就去吧。你行事機靈,去幫孤盯著些,彆讓她們惹出什麼事。”

這句話,令張濟才和周明都大喜過望。

張濟才所求的,是不讓周明日日在太子眼前晃悠,免得他日後心大頂了自己的位子。周明呢,自知鬥不過張濟才,隻想求個日後還能在太子跟前露露臉的機會,免得終身都隻能跟那幫做雜役的混日子。

於是,張濟才不再開口了,畢恭畢敬地躬著身;周明也不哭了,重重地磕了個頭,道:“是,下奴一定加著小心,若出了什麼岔子,下奴及時回來稟殿下。”

太子點點頭,周明又磕了個頭,就告了退。

書房裡重新恢複了安靜,沈晰讀完了這本折子,寫了批複,著人送出去交給太傅。

北邊,大家聽說新來的管事是從太子身邊調過來的,都新奇了一陣子。

這事說來也是辛酸,雖然同為東宮的宮人,但宮裡等級森嚴,宮人跟宮人也不一樣。對於張濟才、周明這樣混出頭的宦官來說,上頭的主子們是大人物,但對於底層根本見不著主子的宮人來說,這些混出頭的也已經是大人物了。

是以一時之間,去巴結周明的真不少,有的是想聽聽太子身邊的趣事,更多的是想混個臉熟,為自己的前程謀劃一二。

妾侍們也各有各的想法,楚怡是對爭寵的事沒興趣,寧可躲在屋子裡貓冬。雲詩膽子小,打從進了東宮起就什麼事都跟著楚怡,看她不動,雲詩也不動。

另外兩個就不一樣了,白氏當天晚上就拿出自己積攢的銀子送了過去,廖氏第二天早上也走了一趟,送了錢,還炒了幾個下酒的小菜。

楚怡對此內心毫無波瀾,但廖氏回來的時候跟她說:“妹子,你添個心眼兒,那個新來的周公公……好像對你有點意見。”

楚怡心裡咯噔一聲:“怎麼個有意見?”

廖氏皺皺眉:“我也……說不好,就是他問了不少關於你的事,但態度吧,瞧著又不算和善。”

——這一點,楚怡在幾天之後就有感覺了。她偶爾和周明碰上麵,周明確實總陰陽怪氣兒地斜著眼兒看她,就好像她欠了他的錢一樣。

但或許是因為太子妃剛發落了劉清的緣故,周明的這種不順眼暫時也隻限製在了“陰陽怪氣”上,沒給她什麼氣受,她也懶得多加理會。

就這樣,日子在炭火烘出的溫度裡暖暖和和地過著,不知不覺的,就到了年關。

年關時四處都忙,從臘月廿五起,京中就陸續開始拜年走動了。宮裡也是一樣,女眷們走動的尤為熱絡,不少平常不起眼的外命婦都借著這個機會來拜見太子妃。

太子沈晰也忙了起來,一是出宮開府的兄弟們進宮向長輩拜年時基本都要來見他,二是他自己也還是小輩,又是嫡子。父皇後宮的小嬪妃他犯不上去見,但看著他長大的幾位高位嬪妃,他的禮數總不能缺。

是以臘月廿七一早天還沒亮,沈晰就到了坤寧宮外。

彼時皇後剛梳妝妥當,聽說太子來了,即刻著人把他請了進去。

沈晰提前向皇後賀了年,說了幾句吉利話。皇後一派慈母模樣,也回了幾句吉利話,而後便是“你要給弟弟們做榜樣”“不要讓你父皇失望”一類的訓導之詞。

——太子大多時候來見皇後,都是這麼個流程。

不過片刻,天色清明了幾分。

宦官這時來稟說:“娘娘,各宮嬪妃差不多都到了。”

“哦。”皇後微微笑了笑,又看向太子,跟他說,“你舒母妃近來精神總不太好,還要日日來本宮這兒問安,也是辛苦。正好今兒個你在,就先行陪她一道回吧,本宮也不差這一個禮。”

太子頷首應下,便從寢殿中告了退。身邊的腿腳麻利的宦官先一步到了嬪妃們候見的外殿,請年輕位低的嬪妃先到屏風後避一避。

等太子走到外殿時,明麵上就隻有幾位身份貴重的正經長輩了。沈晰向她們見了禮,又同舒妃說了皇後方才交待的話,母子兩個邊一道向外退去。

待得出了坤寧宮的大門,舒妃長長地歎了一聲:“你三弟五弟年紀漸長,你母後近兩年,是愈發的按捺不住了。”

沈晰未作置評,隻輕聲應了句“是”。

這些紛爭,沒人會拿到台麵上說,台麵上永遠是母慈子孝、兄友弟恭的。

可背地裡,誰又不清楚呢?

當今太子沈晰在一乾兄弟中行二,是元後所出。

元後生他時傷了身,不到一年便撒手人寰,沈晰便被交給了元後的本家堂妹舒妃撫養。

後來,皇帝立了繼後,繼後膝下有了三皇子和五皇子。繼後自是要為自家兒子謀劃將來的,當個閒散親王自然是好,可沈晰的太子之位還是令人垂涎。

除此之外,沈晰的大哥,皇貴妃所出的沈昡也不是沒有野心。

“你自己多上進吧。”舒妃長聲歎息,“在老三老五麵前,你也還是要當好這個哥哥。彆讓你父皇覺得是你鬨得兄弟離心,惹得父子間也生隔閡。”

沈晰點頭:“母妃放心,兒臣心裡有數。”

舒妃又道:“你大哥那邊,側妃過了年關就差不多該生了,你的禮也不能少。”

沈晰禁不住地笑出來:“母妃。”

舒妃看向他,他無奈一喟:“兒臣過了年關便十九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