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第 94 章(1 / 2)

東宮美人 荔簫 12700 字 10個月前

沈晰做完這一係列安排之後太子妃究竟是怎樣的感受楚怡不得而知, 但是眾人都從明麵上看到了個反應——太子妃抱病不出了。

楚怡聽說這個消息的時候, 正從湘儀閣的窗戶往外看, 目光穿過月門, 剛好能看見前麵的桃林在移栽桃樹, 以便日後修成池塘供小月亮滑冰用。

周明跟青玉兩個在旁邊說得一唱一和, 講得相當精彩,楚怡就算犯不上為此幸災樂禍也確實聽得神清氣爽。

而後這種神清氣爽維持了小半年。

十一月,安佳翁主歡宜過了四歲生辰, 十二月份安敏翁主月恒也滿了三歲。緊跟著就是年關,這次年關跟先前不一樣,先前皇帝也在園子裡待著,眾人過年時自可以不回去,但這一回是太子自己帶著人到園子裡來躲清閒, 過年時無論如何都是要回去賀年的。

“東宮裡還沒修好吧……”聽說要回去過年,楚怡的頭一個反應當然是這個。

彼時沈晰正坐在小爐邊,頗有意趣地親自暖著一壺酒,聽言點了點頭:“是沒修好, 所以隻好辛苦一些。臘月二十八我們啟程往回趕, 參除夕的宮宴, 然後在宮中湊合過一天,年初一我參完元日大朝會咱們再一道回來。”

……真的好辛苦啊!

楚怡腦補著這個行程都頭疼, 感覺快趕上那種景點密度很大的隨團遊了。不過也罷, 他們到底還都年輕, 而且她日日起來跑圈, 身體素質比其他女眷強多了。

就這樣,到了除夕那天,一行人緊趕慢趕的,好歹在天明之前趕回了東宮。

進了東宮的大門,宮人迎了上來,恭請太子妃到離宜春殿不遠的淑蘭館稍作休整。趙瑾月不禁一愣,她早已聽說了東宮修繕的事,卻剛知道自己的宜春殿也在修。

在路過宜春殿的時候,她更是愕住了。

先前宜春殿所在的地方成了一片廢墟,宜春殿後的幾處宮室也沒了蹤跡。仔細看去,依稀可見那幾處宮室間清理出來的空地上正築起新的建築,從大致的輪廓來看和宜春殿差不多。

好端端的,怎的把她的宜春殿都拆了呢?

她覺得費解,轉頭問白蕊,但白蕊也說不出個所以然,隻能告訴她:“奴婢也不清楚……許是殿下想在前麵建些什麼吧,等到修好了,自就知道了。”

趙瑾月點點頭,沒什麼可再追問。可不知怎的,一股心慌意亂的感受猶如墨汁如水般在她心底緩緩綻開。

.

前宅的書房中,瑟瑟發抖的楚怡和沈晰一起坐在爐邊烤了會兒火。

小月亮年紀小火氣重經曆也旺盛,根本沒覺得累,回來就圍觀後宅大修去了。小太陽最近開始會走路了,顫顫巍巍地也跟著姐姐去,獨留下父母二人在這裡感受冬日寒涼。

等逐漸暖和起來,沈晰就把楚怡轟到屏風後換了衣服,免得一會兒向皇後和舒皇貴妃見禮時不得體。

說來也是不巧,去年晉她做側妃是因為出了陶氏那檔子事兒,他想著過年這會兒她能去外頭見人就免得接觸後宅了,可以免去許多危險。然而過年的這些禮數側妃都是要和正妃一道去的,他們那時誰都沒料到,過了半年不到,正妃就跟她掐了起來。

“唉。”沈晰暗自歎了口氣,叫來了嶽嬤嬤,“原不想讓嬤嬤過年辛苦奔波,但有的事旁人鎮不住,隻好勞嬤嬤盯著。”

嶽嬤嬤垂首福身:“殿下放心,奴婢心裡有數。”

等到楚怡更衣梳妝完,沈晰也去拾掇了一番,二人又一並喝了一盞暖身的薑茶,就該各去應付各自的事了。

沈晰與楚怡一道往外走,到了東宮門口,正碰上太子妃。這個相遇不是巧合,楚怡原也是要和太子妃一道去的,隻是一時之間二人還是都木了那麼一下。

沈晰對這些微妙的情緒視若無睹,攥了攥楚怡的手:“好好過年,有事隨時讓嶽嬤嬤來知會我。”

這話當然是說給彆人聽的。

楚怡抿著笑點了點頭:“放心吧,有太子妃殿下關照著,自是什麼事也出不了。”

之後一家子照例兵分三路,沈晰去乾清宮,太子妃和楚怡先去坤寧宮再去翊坤宮。幾個孩子如去年一樣得了皇後的恩旨,不必去問安了,直接去翊坤宮就行。

幾人各自上了步輦,楚怡無所事事地環顧著宮道的景色,走了好一段才發現前頭的太子妃好像……好像梗著脖子呢。

她可能是想轉過頭來看她,但又克製著。

所謂粉飾太平,大概也就是這麼個感覺吧。

時隔半年,楚怡後知後覺地突然意識到,太子妃現下大概是真挺恨她的,比先前的陶氏啥的都恨她。

於是在到坤寧宮的時候,兩個人沒有任何交流,皇後也照舊沒有時間見她們這些小輩女眷,她們在殿外磕個頭就可以往翊坤宮去了。

到翊坤宮下了步輦,太子妃卻突然向她轉了過來。

楚怡心弦一提,下意識地後退了半步又刹住了。太子妃低垂著眼簾,對此好像沒看見,含著和善地微笑給她理了理發髻:“楚妹妹是頭一回在新年來問安。不必緊張,大過年沒人會挑禮的。”

楚怡:“……”

她在注意到周圍林立的宮人和正進殿去問安的低位宮嬪時就明白了。

我擦!想不到太子妃還會玩這一手!

她這是要在大家麵前充大度啊!如果隻是為給她添惡心而充大度還罷了,若是為日後給她使跘子而做鋪墊呢?她現下對她這麼“好”,以後出了事就全是她這奸妃的錯了唄!

楚怡有點心累,又要轉入宮鬥模式了,好特麼煩人啊!

然後她狀似和善地頷了頷首:“殿下先請。”

太子妃抿笑,轉身先一步往殿裡走去。楚怡押後了幾步,趁著這個空檔小聲吩咐周明:“傳話下去,今兒個都離太子妃身邊的人遠些,對大公子和安和公主也加小心。”

周明躬身,楚怡深呼吸,搭著青玉的手大大方方地進殿。

滿殿的嬪妃——無論是舒皇貴妃本人還是隨居的小嬪妃們都在等她們。尤其那些隨居的小嬪妃,都想瞧瞧這位太子殿下千嬌萬寵的側妃究竟是什麼樣,眼下終於瞧見了,其中好幾位都輕輕地吸了口涼氣。

果然是美人兒,相貌端莊的太子妃在她麵前顯得毫無光彩。

這點子動靜楚怡和太子妃都注意到了,兩個人又都默契地假裝不知情,穩穩地向舒皇貴妃叩首拜年。

“快起來。”舒皇貴妃立刻示意宮人扶她們,二人站起身,舒皇貴妃又著人賜座。

羅漢床榻桌另一側的位子在這個時候曆來都是給太子妃的,連旁的嬪妃都輪不上,楚怡的位子便添在了舒皇貴妃兩步外,隔著一點不近不遠的距離,既顯出婆媳親近,又能和太子妃分出高低。

舒皇貴妃先同太子妃寒暄了幾句,便轉向楚怡:“本宮見到阿沂了,活潑得很,同樣是一歲,他可比太子那會兒還淘氣些。”

“是,阿沂素來活潑,臣妾也很喜歡他。”太子妃先楚怡一步接過了話茬。

舒皇貴妃自然而然地看過去,她又笑道:“臣妾來時還正跟側妃商量呢,說東宮裡目下就兩個男孩,該讓他們常在一起玩,不然兩個孩子都悶得慌。”

呦嗬,你想搶我兒子?

楚怡精準地在腦內捕捉了太子妃的中心思想,但看看殿中眾人,這會兒實在不好跟太子妃撕。

——在東宮裡怎麼撕,那都是她們兩個之間的事,最多也就是她們倆和沈晰三方之間的事。但現在如果撕起來,相當於在外人麵前丟東宮的臉。

是以楚怡無聲地深呼吸,抑製住了嘲諷,款款得頷首微笑:“殿下說的是,臣妾有時也覺若身邊能再添一個男孩子陪阿沂玩鬨就好了。不過好在阿沂和月恒還夠親近,待得滿了兩歲要開始識字了,殿下也會找伴讀給她,才讓臣妾安了心。”

——事實證明,舒皇貴妃那真是大風大浪裡過來的!

她目光頗有深意地在二人間一蕩,楚怡就知道她肯定品出了點啥。

接著,舒皇貴妃笑了笑:“姐弟親近真是好事。本宮先前還一直擔心先前你們寵著月恒,有了弟弟之後她要不高興呢。”

就這樣把太子妃適才提起的話題揭了過去。

談笑間,幾個玩累了的孩子進來吃點心了,柔淩走在最前頭,撲到舒皇貴妃身邊就喊:“奶奶,有酸奶沒有?我想吃酸奶了!”

“……你這孩子。”太子妃大顯不滿,“規矩都忘乾淨了,母妃從前是怎麼教你的?”

柔淩不禁麵色微白,舒皇貴妃笑攬過她:“沒事沒事。我們柔淩長大了,性子也比從前活潑了,好事。”

舒皇貴妃覺得,真是虧得太子把柔淩帶走了。其實目下比起來柔淩依舊是幾個孩子裡規矩最好的一個,她時常會覺得這麼大點的小孩並不需要時刻謹記這些才對。

再說,她是柔淩的奶奶啊,自家人哪有這麼多講究?月恒就是在皇上麵前不也都歡歡喜喜的麼,這才像小孩子的樣子。

.

乾清宮,沈晰到的時候皇帝正見幾位重臣,楊福親自出來回了話,請他到側殿稍候。

側殿中還有幾位兄弟在等,見他進來都離席見禮。眾人之中,封了睦親王的三弟瞧著最為顯眼,倒不是那一襲親王朝服比皇子的朝服華貴多少,而是那神清氣爽的樣子一瞧就與旁人有所不同。

他見禮也比旁人遲了兩步,悠悠哉哉地朝沈晰一揖:“太子殿下。”

“三弟。”沈晰頷首,沒做多言,睦親王同樣沒多說什麼,各自到兩旁落座。

兩個人一個坐右首、一個坐左首,無形中就有了點叫陣的感覺。四皇子沈易坐到了太子身側,掃了眼對麵的睦親王,輕笑著壓音跟太子說:“二哥這半年不在,沒瞧見三哥有多風光。”

沈晰抿笑:“說說看?”

“父皇上個月把先帝那柄佩劍賞了他了。”沈易眉頭微挑,頗有幾許不快,“朝臣們好一番議論,他自己麼……”他自己嘖了聲嘴,“臣弟不說二哥大概也能想到。”

他自己,自是更拿這賞賜當做父皇器重他的象征了。

沈晰毫不懷疑此時此刻三弟已很有底氣與他一較高下,隻不過他暫時沒給三弟什麼推他下去的機會罷了。

他一時間甚至很好奇,如若他遲遲不露半點機會給他,他會怎麼辦?

“我看二哥還是彆躲清閒了。”沈易小聲說,“現下真不是時候。”

沈晰淡淡的:“你彆操心,孤有分寸。”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