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書房裡,袁蘿翻看著的舉薦陸秉忠的奏折,心情愉悅。
連延秋進來,笑道:“娘娘贏了這一局,感覺如何。”
“需要本宮談談感想嗎?”
“娘娘說笑了。陸秉忠為人謹慎,想必能在這個位置上乾得長久一些。”
袁蘿點頭,她提拔陸秉忠,不僅是因為他是難得真正對自己效忠的人,更重要的是,這個人的能力也確實出眾。
連延秋提醒道:“隻是娘娘須知,報冊之事,娘娘之前說要隱匿幕後身份,但經此一事,有心人隻怕都能猜到了。”
袁蘿合上奏折歎了一口氣,就為了一個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的職務,付出了這個代價,想想有點兒不值啊。
都怪韋曦這個出爾反爾的混蛋!
“罷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娘娘能看得開很好,另外還有一件事,請娘娘一觀此物。”一邊說著,連延秋取出一本冊子。
袁蘿接過,看到與自家風格相近的封麵就浮起了不祥的預感。
翻開裡麵的內容,果然是幾乎一模一樣的排版和內容,記錄著最近京城發生的趣事,後麵則是連載的神怪話本子,名喚《皇城報冊》。
“這份報冊售價如何?”
“也是一文錢。”連延秋回道。
這些世家門閥還真是舍得投入啊!袁蘿點點頭:“挺好的。”有利於我天裕朝的文化事業發展。
連延秋詫異:“娘娘不怕這份報冊奪了咱們的生意。”
“報冊這種東西,本來就傳播消息的,百花齊放才是最好。隻要能樹立咱們自家報冊的領頭羊地位,其他的不必憂慮。”
袁蘿對自家報冊的內容有絕對的自信。在這個信息傳媒技術落後的年代,論情報獲取,沒有什麼能比得上錦麟司了。就算是韋氏這樣的門閥世家也不能比,硬要拚銷量,絕對會失敗。
“娘娘要坐視不理嗎?”
袁蘿想了想,自己最近似乎太好說話了,弄得韋曦這些人蹬鼻子上臉的。這種虎口拔牙的行為,是應該教訓一下,免得以為自己好欺負了。
“連提督覺得怎麼辦好?”
“娘娘決定出手,交給臣就好。”連延秋笑道。
這人搞對手的能力,袁蘿絕對相信,便點頭同意了,順便提醒道:“等工坊那邊有閒暇,也可以再多出幾種《朝陽報冊》、《天裕報冊》什麼的,分彆側重不同的風格。”搶占市場,擠壓對手,是後世傳媒行業的常態。
連延秋應了下來。說完了這些細節,他神情鄭重起來。
“還有一件要事,需要告訴娘娘一下,庫房裡沒錢了。”
這可是個天大的噩耗。袁蘿震驚,“這麼快就用光了?不是還有上一次募捐的銀子嗎?”上次得來的錢,大部分用在了京城貧民的屋頂上,少部分還是用在了報冊上。
連延秋苦笑:“娘娘難不成是懷疑卑職貪墨了?”
“咳咳……”不瞞你說,有一瞬間,還真閃過了這個念頭。
“報冊自從刊發以來,最初一兩冊,販售不過三四千份,之後飛速增長,最近幾冊,販售都在十萬以上了,而且供不應求,據稱有不少人大量囤積,運往彆的城池加價銷售。因為娘娘之前說過,能賣多少就賣多少。按照每冊虧損三十一文錢計算,娘娘至今已經將您的私房銀子虧損光了。”
連延秋言簡意賅說著,微妙的笑容落在袁蘿的眼中,總有種幸災樂禍的意味。
你家老板破產了很高興嗎?
“連提督就不怕本宮拿你的私房銀子抵債?”
連延秋笑道,“不瞞娘娘,微臣之前攢下的幾萬兩銀子,已經送去工坊了。”
呃……袁蘿無語了。有這麼鞠躬儘瘁的手下,她還能說什麼。
頓了頓,又問道:“那提督認為,此事何解呢?”
連延秋沒有回答,而是從袖子裡取出了兩份大紅燙金的請帖。
袁蘿接過翻開,發現一份是京城東北部的一座酒樓的老板發來的,一份是販售筆墨紙硯的書肆發來的。
“這兩位請帖,是日前報冊分社遞上來的。同樣的請帖,其實報冊收了已經不下三百份,微臣命他們略作整理,先挑選了這兩份出來。”
袁蘿讚許的眼神看著他,自己的下一步,竟然被這個家夥猜中了。
他真的比陸秉忠更有才華,可惜忠心不知道有幾分。
連延秋繼續介紹道:“這名喚寶華樓的酒樓,味道上佳,可惜因為地處偏僻,生意並不算好。”
這個時代的人的智慧,真是一點兒也不能小覷啊,報冊這才發行了一個多月,就已經有商家上找門來了。還有眼前這個人,能從這麼多請帖中選出這兩份,尤其難得。
報冊的廣告,一開始萬萬不能選擇那些最頂尖兒的豪華品牌,因為這些已經是行業之內的翹楚,報冊再去吹捧,不過是錦上添花,完全看不出報冊宣傳的好處來。也不能選那些名不副實,品質低劣的,這種貨色再怎麼吹捧,都擋不住群眾的鑒定。
連延秋挑選的這兩份,都是商品質量上佳,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未能獲得好口碑的,就差一口氣,而報冊就是為了給他們吹上這一口氣。等到報冊的宣傳效果彰顯出來,何愁各大商家不捧著銀子上門。
“連提督真是太聰明了。”
連延秋嘴角微抽:“娘娘就彆耍弄臣了。這個主意,娘娘應該早就想到了吧。”
“怎麼看出來的?”
“因為娘娘至今都沒有考慮過後續的銀錢問題,”連延秋笑了笑,“還以為娘娘要再開一次諸位夫人雲集的捐助大會呢。”
袁蘿:……彆說的我跟周扒皮一樣好吧。
“另外,日後報冊實行限購,一人一份,幾大酒樓可以寬限一些,但也不應該超過十份。杜絕轉賣牟利。還要派人去外地售賣,售價就不必是一文錢了,至少要把成本收回來。”袁蘿交待著後續方針。
這筆錢既然要賺,那還不如自己來賺呢。僅憑著廣告也無法填補巨額的空缺,報冊未來實現收支平衡,還需要更多的操作。
連延秋一一應下。
袁蘿喝了口茶,又繼續道:“還有報冊這種東西,將來準備成立編輯部,可以接受百姓,尤其京城學子的投稿,隻要寫得好,人人都可以發表。甚至投稿的渠道,可以設立兩條,公開的和秘密的。”
連延秋目光微動,“娘娘這是要讓天下人都為報冊的耳目啊。”
袁蘿自矜地一笑,記得武則天的時候,設立了銅匭,耳目遍布天下。將來報冊發展下去,可以兼容這一部分功能,不僅是宣傳和掌控輿論的工具,將來更是朝廷的耳目和喉舌。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