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閒(2 / 2)

顧弈的消息來得比連延秋預料的更早。

捏著手裡頭的戰報,袁蘿手有些顫抖。

在霸縣大捷過去之後三個月,第二場震驚天下的大捷傳來。

顧弈挾持著北戎的皇帝和太後,攻陷了東部的邰城,這是北戎僅次於皇城的重要城池。

在攻陷邰城之後,北戎皇帝正式請降了!同時數個大部族也一起奉上了降表,願意作為天裕的藩屬,稱臣納貢。

想必是得知了康儼在霸縣全軍覆沒的消息,曾經雄霸天下的北戎徹底失去了主心骨,隻能以臣服來換取生存了。

一場大戰,最終卻是以入侵者的亡國為最終結局,也算是史無前例的了。

滅國了啊!

就在幾年前,天裕還在為了如何收複天閣關而頭疼,就算在顧良勇駐守北疆的日子裡,眾多將士也隻是被動的防禦那幫餓狼的攻勢,頂多暗搓搓期盼著有一天能率領大軍,來一場痛快的反擊。

然而幾年之後,誰能想象,北戎竟然被天裕滅國了!

就在三天前,苗子方那邊也送來了捷報,他與韋曦、左冰凡兵分兩路,終於平定了東海國全境。韓常文等重臣,還有司空彥留下的那個遺孤都一網打儘。

接下來就是收服天閣關,然後等著顧弈平安返回,帶著這一戰最貴重的俘虜和戰利品。

至此,戰亂徹底平息,天下終於可以恢複安寧了!

“過幾日京城的酒樓上,也能換上新段子了。”等袁蘿表情終於平靜下來,蔡雲衡微笑著說道。

袁蘿嗤笑一聲,“還以為你聽得很爽呢。”

“聽一回是挺爽的,聽很多回就沒意思了。”蔡雲衡揉了揉鼻子,“每天被這麼吹捧,臣雖然一向厚臉皮,也覺得消受不起啊。”

說著俏皮話,這一瞬間,他目光中閃爍的光芒,宛如少年時一般純淨。

仿佛那個曾經的蔡雲衡又回來了。

袁蘿挪開視線,不過是短短幾年的時光,曾經在毓秀宮裡教導兩人的情景,卻已經遙遠地仿佛上一輩子。

那時候誰能料想,兩人在短短幾年裡,都將立下名垂千古的功勳呢。

滅國之功,在天裕立國以來,未曾有過這樣輝煌的功績。就算在原書當中,顧弈後來封王,權傾朝野,也隻是將入侵的北戎兵馬驅逐了出去。也就是蔡雲衡如今的功績,呃,還不如蔡雲衡呢。那時候北戎的兵馬元氣大傷,但至少有一半活著後撤回了國內,而不像現在全軍覆沒。

後世的史冊上,會如何記載這一段傳奇般的曆史呢?

必定是濃墨重彩,大書特書的輝煌篇章吧。顧弈,還有蔡雲衡,這兩個名字將響徹天下,流芳百世。

而相比起來,另一個被唾罵的名字……

誰能知道,一切的締造者,還是因為那個人。

從毓秀宮出來,袁蘿不知不覺就一路走到了小樓前。

沒有人通傳,袁蘿推門進了書房。

還是記憶中的模樣,文書典籍都整整齊齊豆腐塊一樣擺放在桌案上。

書桌左側點著一盞油燈,火光搖曳,勾勒出俊秀挺拔的影子。搖曳的光線仿佛給他鍍上一層金邊,襯得整個人朦朧秀美。

他手裡握著一卷書,正看得入神。似乎讀到精彩處,唇角露出一絲笑意,帶著讓人舒心的輕鬆。

袁蘿心情有點兒複雜,這段日子裡,蔡雲衡和一眾屬下忙得狗一樣,自己也不輕鬆,雖然不能公開露麵,但蔡雲衡一應政務都會來找她商談請示,光是清算賬目就熬得眼睛痛。

唯獨這家夥,仿佛是放下了一切重擔,滿身輕鬆。

唯一的差彆大概是……

“這段日子提督似乎不喜歡下棋了。”袁蘿進了室內,調侃道。

“棋局已儘,何必執著。”連延秋放下手裡頭的書卷,抬頭微笑著。

大概已經下過了那局以江山社稷為盤的棋,普通的棋局,便再難入眼了吧。

“娘娘不必想那麼多,隻是棋下多了太費腦力,哪裡有如今這樣清閒舒坦。”

袁蘿覺得微妙,她從來不認為連延秋會是個輕鬆閒適的人,但現在看到他輕鬆閒適的模樣,仿佛也很自然。

等她走近了桌邊,看清楚連延秋拿著的書卷時候,更加微妙了。

《仙劍論道傳》。

不是她以為的高深典籍或者秀雅詩詞,而是一本地攤文學,呃,在這個時代俗稱話本子的那種。

“提督喜歡看這個?”袁蘿總覺得這種東西跟眼前之人畫風不協調。

連延秋的回答讓她有點兒幻滅。

“臣不僅喜歡看,少年時候,還喜歡寫來著。大概五六歲的時候,從祖父的書房裡翻出來第一本,從此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專門學武功,就是因為太過沉迷這個,整天夢想著變成一代劍俠。”

提起往事,連延秋自己都覺得好笑,“可惜後來走入仕途,就沒有功夫再看這些了。如今難得休閒下來,彆的不想拿起,倒是這個看得津津有味。”

“你還寫過這種東西?”袁蘿震驚了。

“難道娘娘認為臣天生就喜歡讀四書五經詩詞文章的嗎?那些多無聊啊。”

袁蘿嘴角微抽:“最近京城各大酒樓上流傳的評書本子曲折迂回,將白馬銀槍的小將軍描述地勇冠三軍。不會出自提督親筆大作吧?”

“哈,娘娘說笑了,在下的這點兒文筆,在娘娘麵前不值一提。娘娘在報冊上連載的故事才叫蕩氣回腸,俠骨柔情。”

他望著袁蘿,眸中帶笑,“如果我在少年時候讀到娘娘的文章,一定萬分癡迷,傾心愛慕,上天入地也要找出作者來,便如那兩個小子一樣。”

作者有話要說:關於連延秋的布局,這幾天評論區大家討論的挺多,各有道理,其實這個布局的真正目標就是北戎,世家屬於附帶的。通過滅掉北戎來換取天裕朝政改革的時間。

這個故事的背景大家想必也看出來了,是借鑒了晉朝末年,五胡亂華之前那段時間。也是作者故事寫得不到位,沒有突出北戎勢大,天裕衰退的氣氛來。

這個布局肯定有破綻,畢竟是寫嗎,作者本人又不是什麼雄才大略的NB人物,就是個喜歡開腦洞瞎編故事的小作者,所以大家放輕鬆,當故事看就行啊,不足之處就當作者中二病好了^_^。

順便求一下新書的預收,《演好一個龍傲天》,準備先開這一本,一個輕鬆搞笑沙雕向的腦洞。網,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