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都不能用!
不過,李陽煥被這餿主意打開了思路:“明國太上皇是當代堯舜,我母親寡居多年,正好可以嫁給英雄。”
張伯玉瞪大雙眼,以為自己耳朵出毛病了。
李陽煥這個安南國王,竟然想把生母獻給明國太上皇!
離譜嗎?
放在此時的安南,似乎並不離譜。
要知道,越南李朝為了籠絡蠻夷,嫁了一堆公主和貴女給蠻夷。
公主可以下嫁蠻夷酋長,太後為啥不能嫁給明國太上皇?
張伯玉甚至不敢勸阻,他害怕引來李陽煥的誤解。
李陽煥獻出生母,乃一石二鳥之計。
第一,緩和兩國關係。
能拿回諒州最好,就算不能拿回諒州,安南太後嫁給明國太上皇,也能讓明國不會輕易對安南用兵。
第二,鞏固自身權勢。
李陽煥這個國王,有生母在明國撐腰,又提拔舅舅製衡國內大族,一裡一外都能震懾大族不敢造反。
官員退下之後,李陽煥把母親杜氏請來。
杜氏今年三十多歲,年輕時就以美貌著稱,現在依舊風韻猶存。而且做了太後,更添一股莫名氣質,養尊處優變得更有魅力。
聽完兒子的訴說,杜氏極為震驚,但並不憤怒,甚至有點羞澀。
這婦人寡居多年,確實孤單得很。
若非貴為太後,以安南此時的道德風俗,早就改嫁換一個男人了。
杜氏問道:“明國太上皇年齡多大了?”
李陽煥說道:“據使者回國所言,明國太上皇並不太老,而且極為英俊健康。他的妃嬪也不多,僅寥寥數人而已,常攜嬪妃一起出遊。”
“這般開國明君,真能看得上我這孀婦嗎?”杜氏竟有些自卑。
李陽煥說:“或許可以試試。”
杜氏說道:“國內大族囂張跋扈,能為我兒分憂自然極好。”
杜氏自幼熟讀詩書,她對中國風物思慕已久,此時是真被兒子說動心了。
母子倆結束談話,很快有太監來稟報:“陛下,國舅在南邊大獲全勝!”
“這麼快?”李陽煥驚喜不已。
杜英武的手段非常牛逼,他指揮戰鬥中規中矩,玩陰謀詭計卻極為在行。
這貨派人聯絡占城主將,說願意歸還麻令州,還把一州戶籍黃冊送上(這裡本來就是占城國的失地)。
繼而全軍撤退,把麻令州給讓出來。
占城大軍白撿一個州,不準盟友真臘軍隊進城,害怕自己的城池遭到洗劫。
真臘主將大怒,兩國聯手攻占一州,為啥占城獨吞好處?
於是,真臘大軍開始劫掠郊野,占城主將前去交涉製止,雙方當場鬨得不歡而散。
兩國約定繼續進攻,在百裡外的哩州決戰。
交戰之時,杜英武率領安南大軍,專門強攻占城軍隊。
真臘軍隊果然保存實力,眼見占城大軍快要敗北,真臘軍隊直接臨陣逃跑。不但跑了,真臘軍隊還在撤軍途中,跑去洗劫占城國的烏州城!
杜英武一路追擊,不但收複麻令州,甚至把烏州城也占領。
聽完戰報,李陽煥感慨道:“國舅果然不負所托,真乃國之柱石也!”
杜英武卻不這樣想,國之柱石有啥意思?
丁朝、黎朝、李朝都是黃袍加身而建國,自己為啥不可以黃袍加身建一個杜朝?
當然,時機還不成熟。
他獲得國王寵信是第一步,帶兵打勝仗是第二步,接下來還要繼續掌握朝政和軍隊。
這貨帶兵返回,距離升龍府數十裡就不動了。
他已經打了勝仗,沒必要冒險再打,萬一打輸了對自己的威望有損。
就這樣,安南主力雖然凱旋,卻坐視楊再興占領升龍府,根本沒有半點收複首都的想法。
升龍府內,楊再興正在劫掠。
他要搶走工匠及家屬,還要搶走年輕女子,以及搶走金銀銅錢和糧食!
反正要狠狠肆虐升龍府,讓安南短期內沒有實力北寇。
“將軍,安南使者又來了,還送來一個女人,說是要獻給太上皇。”
楊再興被搞得一頭霧水:“就算要獻美人,不是該獻給皇帝陛下嗎?怎麼會獻給太上皇?”
使者張顯祿被帶來,見麵就說:“我國陛下為了表示誠意,願獻生母杜太後給大明上皇!”
楊再興無法理解安南君臣的腦回路。
他大受震撼!
(今天一更,陪了兒子一整天。),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