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靈素來到京城之後,與另外幾百個道士,共同寓居在太乙宮等著考試。
黃裳那邊人手奇缺,在京城各道觀招臨時工。
沒有工錢,隻提供夥食,但每天可拿出一個時辰,任由臨時工翻閱那些道經。
報名者寥寥,他們本就能免費吃住。
林靈素卻飛快報名,他是為了去看書!
此君幼時家貧,從小就被扔到廟裡,做了好些年的小沙彌。因不堪老和尚虐待,逃出寺廟做了道士。但隻是沒有度牒的野道,平時跑江湖,學得一些幻術戲法。
他說自己拜蜀山道人趙升為師,但凡腦子正常的,都曉得他在胡說八道。
因為趙升是神仙傳裡的人物,是張道陵在人間的最後一個弟子,跟著張道陵一起升天做了神仙!
林靈素非常厭惡和尚,他幻術有成之後,往來於兩淮地區。隻要是錢花光了,就跑去寺廟裡白吃白喝,還用幻術鎮住和尚不敢動手。
十多年的跑江湖經驗,外加幼時做過和尚,讓林靈素對佛道科儀都非常熟悉。
他的宗教實操已修至滿分,隻缺堅實牢固的理論基礎。
主要是道書難尋,不像互聯網時代,動動鼠標鍵盤就能隨便。
林靈素連個師父都沒有,所能接觸的,也隻是市麵的普通道經。他完全就是自己瞎琢磨,然後跑去找正經道士辨經,一點一點的積累道經知識。
因此,跟林靈素接觸過的道士,都覺得此人在歪解經文。
“這一屋子經書,你們分門彆類整理好,”黃裳對幾個臨時工道士說,“每天申時,你們可以自行翻閱,但不得把道經帶出去。”
林靈素看著滿屋子道書,兩隻眼睛都在發光,他缺的就是這玩意兒啊!
等黃裳離開之後,幾個臨時工道士,立即衝進去整理經書。
他們跟林靈素一個想法,想弄幾本珍貴道經看看。
因此一邊整理書籍,一邊尋找自己想要的,放在旁邊等著。
終於有差役來提醒:“申時到了。”
道士們立即拿起道經翻看,林靈素選了個靠窗的位置,瘋狂惡補自己的理論知識。
此君著實聰明,記性也好得很。
每天還要做讀書筆記,根據自己二十多年的經曆,修補調整道教的某些不足之處。
比如道教科儀,林靈素就覺得還不夠完善。儒家祭祀可以借鑒一些,佛教科儀可以借鑒一些,通通塞進道教裡麵,讓道教科儀變得更莊重、肅穆、神秘、威嚴。
“隔壁又在吵架了!”一個臨時工道士說。
“快去看熱鬨。”
林靈素也跟著過去,隔壁房已經吵作一團。
那些都是正經道官,數量又增加許多,足足有二十人供黃裳調遣。
他們爭吵的內容是西遊記,內丹派非常喜歡,打算進獻給皇帝。外丹派喜歡故事,但厭惡佛教,認為此書不宜外傳,普通百姓看不懂內涵,隻知道唐僧取經,會導致佛教影響力變大。
還有一些道士認為,此書可以進獻給皇帝,但必須進行大篇幅修改。
吵來吵去,也沒個結果,西遊記就躺在那裡吃灰。
林靈素麵露不屑,一本取佛經的書,有什麼可吵的?等自己發達了,便讓佛陀也改改尊號。
其他臨時工還在聽人吵架,林靈素已經回到屋裡,繼續搞道教理論研究。
有諸多道藏做養分,林靈素的知識一日千裡。幾天時間學到的東西,比在民間一兩年都多,但因為完全靠自學,他所理解的道經,許多地方跟旁人不一樣。
能從京城幾千個道士當中卷出來,林靈素是肯定有本事的。
他懂得氣象,懂得幻術,還懂醫術。
最重要的,常年跟三教九流打交道,他能夠洞悉人心!
一旦得到麵見皇帝的機會,宋徽宗撅撅屁股,林靈素就知道他要拉什麼屎。
……
卻說林靈素在東京惡補道教理論,薛道光則背著行囊一路西行。
道書都是不傳之秘,一般人很難見到,而今師祖的道詩,竟然大量出現在裡。
薛道光要去看看,究竟是哪位師兄寫出西遊記。
他身有正規道牒,皇帝又崇信道教。途中遇到驛站,薛道光隻要拿出道牒,不但能夠白吃白住,還能免費使用交通工具。
一個多月時間,他竟從開封到了漢中。
而且神采奕奕,絲毫不見疲憊之色。
來到興元府城外,隻見郊區田野當中,種著大片大片不知名的莊稼。
還有幾個弓手,在附近來回巡邏,見到有人靠近就嗬斥:“此乃海外仙糧,也是你們能看的?快快滾開莫擾了仙氣!”
仙糧?
薛道光聞言走過去,問道:“哪來的仙糧?”
他梳著道髻,又穿著道衣,弓手不敢怠慢,拱手說:“這是八行士子朱成功他爹,從海外仙人手裡得來的種子,提學請了些種在職田裡。”
薛道光從汪齊之口中得知,西遊記作者便是朱國祥、朱銘父子,而那朱銘正是八行士子朱成功。
難不成,朱國祥真是自己的師弟,而且還去海外訪過仙?
薛道光又問:“這仙糧叫甚名字?”
弓手說:“喚作玉米,畝產數石。提學說了,仙糧有仙氣,凡人受不得。今年收獲之後,隻獎勵些種子,給有福有德的士紳。小民膽敢偷種子,全部抓到大牢去!”
“畝產數石……”薛道光有些明白了,點頭讚許,“卻是個好官。”
越不讓人種,種的人就越多!
那幾塊玉米地,每天都有人來偷瞧,關注度已經拉滿了。
弓手又指著行間的紅薯:“這是仙薯,也有仙氣。”